中国古代重视书面文字记录和史学发达,势必强化理性思维而抑制神话的发展。而印度古代长期采用口耳传播方式,口头文化发达,创制和传承下来的古代神话传说在数量上堪称世界之最。与印度相比,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上古神话传说大多是零散的片断,散见于各种古籍,不成系统,《山海经》这样的专集成了罕见的例外。但从这些零散的记载看,中国上古神话中,各种神话母题、原型或因子也都具备。这说明世界各民族上古时代的神话思维是相通的,只是在中国古代缺乏合适的文化土壤,没有获得充分的发展。 《梨俱吠陀》是印度,也是印欧语系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将这两部诗集进行比较,便可发现《梨俱吠陀》以赞颂天神为主,而《诗经》以展现现实生活为主。《梨俱吠陀》中赞颂的众天神是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的人格化。即使其中有一些诗侧重描写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也往往含有颂神的内容。 阅读《梨俱吠陀》会强烈感受到印度吠陀时代是一个天神主宰人类世界的时代。《诗经》中的诗篇分成“风”、“雅”和“颂”三类,其中大多描写世俗和人情。虽然“颂”中也有一些用作祭祀的颂诗,但数量不多。这些颂诗主要赞颂天或帝和祖先。天或帝是自然之天或氏族始祖的神化。祖先则是传说中的氏族祖先。虽然在追溯祖先的出生时,有时带有神话色彩,如《生民》一诗中记叙有姜嫄踩了帝的大脚趾印,怀孕生下后稷(周人的祖先),又如《玄鸟》一诗中记叙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意谓简狄吞食玄鸟之卵,生下契(殷人的祖先),但都没 有将祖先视为天神,或者说,至多视为带有神性的氏族英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