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我们很少谈论死亡,甚至不少人对“死”这个字眼很忌讳。那么,如果你的大学里有一门专门讨论生死问题、尤其是死亡问题的课程,你是否会去选修?在国内,北京师范大学自2012年起也开设了“生死课”。该课程不仅受到了校内学生的热捧,不少外校的学生、老师也前去旁听。 日前,《影像中的生死课》新书发布会暨校园巡讲启动仪式在北师大敬文讲堂举行。北师大生死课”的教师陆晓娅与500余位师生进行了对话,网络直播收听人数则达18000余人。本次活动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与服务中心共同主办。 陆晓娅是中国青年报高级编辑,青春热线创办者,中国心理学会首批注册心理督导师,首届邹韬奋新闻奖获得者,全国保护未成年人杰出公民。退休后和朋友创办公益机构歌路营,服务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近年来关注衰老与死亡,为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理事、养老院志愿者。于2012年开始在北京师范大学开设“影像中的生死学”公共选修课,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 《影像中的生死课》是陆晓娅老师在北师大开设的“影像中的生死学”这门课的授课笔记实录。全书以“什么样的生活值得一过”为核心关切点,选取中外优秀电影,搭建与“生死”相关重大议题的思考平台,跨越心理学、社会学、医学、人类学、伦理学、哲学、美学等多个学科,以纪实性的手法,逐一呈现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展现生动的课堂教学过程,从而在观影、阅读和讨论的多重对话中,帮助学生探索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建构自身的生命意识和生命价值观。 在陆晓娅看来,“生死课”会唤起一些死亡焦虑。适度的焦虑从心理学上讲,是有积极意义的。“我常说选修‘生死课’的学生是一些很勇敢的学生,因为他们愿意在这么年轻的时候,去面对和思考死亡这个问题。‘生死学’这个切入点会让人去探索从个体到人类所面对的各种挑战,包括怎样去寻求自己的生命意义。这种思考和探索会激发他去寻找自己的热情。”(本报记者 郑祖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