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东方文学 >

近现代中国与阿拉伯翻译文学(10)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外国文学网 宗笑飞 参加讨论

    四 对翻译理论发展的贡献
    作为翻译这个艰苦道路中的开路者,其暗中摸索、披荆斩棘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由于语言的转换没有先例可查,译者在最初的翻译过程中必然要考虑、探索适合准确、相对应的词语,考虑如何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原文在意思上的流失。这个过程是非常痛苦的,因此严复:“一名之立,旬月踟躇。” 同时,译者还要考虑到接受者对原文的接受程度,在找到准确语言的同时,还要尽量使语言习惯、文本风格符合接受者的兴趣爱好。在多年的翻译活动中,雷法阿和严复积累了大量的翻译经验,对翻译也有或多或少的体会。这也形成了近代最初的朴素的翻译理论。
    严复的“信、达、雅”在中国翻译理论史上是先立的一座丰碑,尽管后人围绕这块丰碑众说纷纭,但他毕竟表达了严复翻译经验的思想结晶,并且很长时间影响着后来人对翻译理论的探讨。诸如“究竟是信重要,还是雅重要?”、“信与雅是否矛盾?是否是一个可以调和的矛盾?”等问题,都表明人们对信与雅的重视,说明严复道出了翻译的关键点。尽管对于这一点的理解是各有疏异,因而在真正的翻译实践中很难确定一个“信”、“达”、“雅”的标准。而严复自己也是一方面认为文章应该直译,自己译《天演论》是意译是“实非正法”,而另一方面,他又强调该译文“意义则不倍本文。”但不论怎样,他还是在开始翻译尝试的最初,体现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而雷法阿对与翻译实践虽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但在多年的翻译工作中,他还是谈到了很多翻译体会。例如在诗歌翻译中他意识到诗歌在翻译过程中会有许多意境的流失。“我所翻译的法文诗歌,原文有很丰富的意境,但在翻译后,他的艺术美有一定程度的流失,不能尽现原文的风貌。这也正如许多阿拉伯文诗歌一样,在被翻译成外文的过程中,无法做到丝毫不减其意境。”(《巴黎纪行》)但是尽管雷法阿的翻译在语言上有所改变,例如,原文是一个字、词,译文可能是一句。但是他的翻译,意义还是很准确的。此外,他在《巴黎记行》中还谈到了一些对于法国诗歌的法看。认为法国诗歌是希腊古典时期诗歌的延续,崇尚美神、爱神,在宗教上处于蒙昧状态。这些都构成了他自己朴素的文学理论。
    尽管处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自己早期接受的传统教育,严复和塔赫塔维的思想里也有保守的一面,但这些都是处在他们那个大环境下多数人都曾具有的矛盾,这也丝毫不能抹煞他们在翻译活动上的杰出贡献。在近代东方社会西学东渐的浪潮中,他们二人始终是站在前端开航,引领中国和阿拉伯社会在思想领域逐渐驶出一度自闭的港湾,驶向更广阔的海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