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命运与爱情——重读《务虚笔记》(7)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东吴学术》2015年第201 何怀宏 参加讨论

    四、命运
    以上所说的人物和象征已经涉及到了命运问题。在某种意义上,所有人的所有遭遇都是命运。但当我们强调“命运”一词的时候,往往是因为某些遭遇的很不平凡或者引人关注,是大的悲剧或喜剧,而我们对此又同时有一种命定(必然性)和无常(偶然性)的感觉。从这些命运的原因或相关性着眼,我们或可区分出两种命运:一种是主要与社会因素相关的命运,这些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制度、环境、氛围、所出身家庭的社会地位和名望等等;一种是主要与个人因素相关的命运,这些个人因素包括个性、气质、情感、能力乃至身体健全或漂亮与否等等。这两种因素自然又不可能绝对分开,它们常常会糅合在一起起作用,但在不同情况下对一个人生命和前程的影响还是有主次之别。
    我们先来观察“主要与社会相关的命运”。一个人诞生在什么样的地方,进入了什么样的社会,遇到了什么样的时代几乎是命定的,或者说并不是由他选择的。如果他生逢这样的一个时代,进入了这样的一个社会:即在此他的命运与时代、与社会极其相关,也就是说,他自己的命运和他人极其相关,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是被一个高居于社会之上的人决定,那么,这可能不是一种幸运,而是一种不幸。他很难掌握自己的命运,他几乎注定要在一生中碰到某些事,被这些事所左右,而那些事情的主体或发动者并不是他自己。
    在《务虚笔记》中,我们看到的正是这样一个时代,或者说,小说的主体部分,其中主要人物所处的青春时代就正是这样一个时代。而在某种意义上,《务虚笔记》也可以说是一部主要记录青春与爱情的小说,一部有浓重时代历史痕迹的小说。它在其中表现的时代主要是一个“动员时代”的高潮(也是末尾),即从“文革”前夕到“文革”时代,乃至延续到一九八九年,甚至我们在残疾人C与其恋人X相会的那个季节隐约看到了那个鼎沸而又闷热的春夏之交。作者写道:“X回来的那天城里的交通也断了……他们站在人声鼎沸的街头互相望着……在万头攒动的人群中走……”晚上“紧张地听着街上的声音,分辨着空气中的每一丝颤动,心里不住地祈祷。闷热的黑夜密不透风。掀开窗帘望出去,家家门口都有默坐的和悄移的人影,偶尔嘁嘁嚓嚓地交谈,然后长久地凝望星空”。
    但小说的主要的时代背景还是二十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即书中主要人物的青少年时期。它写到了“文革”前夕阶级斗争就已经进一步激化和权力控制得更加收紧——包括对所谓“敌对阶级”子弟的控制。它写到了“文革”风暴的降临,所有的人,自愿或不自愿,都卷入了这一场风暴,成为斗争的主力,或者斗争的对象。它写到了那个炽热的夏天,许多的人被打死,人们麻木地说起这里那里打死了多少人,就像更早以前说打死了多少苍蝇麻雀。还有本来妙龄的女孩都收起了漂亮的裙服,走上了打砸的火线,而书中的大多数重要人物不管出身如何,也大都跟着人群高喊“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
    这是一个所有人都要被动员起来的时代,是一个非常政治化的时代,是一个“人山人海且每一个人都无处可藏”的时代。人们或者参加斗争,或者被斗争。权力其实被极端地集中于个别人之手,但又常有一种大众主体,有时乃至是自由放任的感觉。然而,个人的命运其实是相当严格地逃不出“如来”之手的。《务虚笔记》中鲜明揭示的一个主题,正是这样一种当时个人命运被时代和社会来决定的性质,尤其是一种家庭出身的血统论,或者说社会成分的宿命论给个人带来的悲剧命运。在那个年代,一个人生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是工人农民,革命干部(干部中又可分为哪一等级的干部)、还是地主资本家,或者有海外关系,或者小资家庭,他未来的道路就将相当不同,他日后的选择可能性也将大有差别。而这些都是先天地被决定的,并不可能由他本人选择,他的后天努力改变不了这一点,改变不了他的家庭出身或者说成分。于是,社会就几乎可以说天生有一些“贱民”,一些人也天生就有一种“原罪”。尽管作出这种划分的理论看来是崇尚最后的平等,但在此并没有任何平等,“狗崽子”绝不许“乱说乱动”。这里不仅没有平等,不仅存在差别,而且是天壤之别,是敌我之别,这些对立性质的差别是不可通融的,不容妥协的,不可和解的,只能通过生死的斗争或者专政,通过或者你吃掉我或者我吃掉你来解决。
    而我们在《务虚笔记》中几乎所有的重要人物身上都看到了这一严峻时代的个人命运,他(她)们几乎都碰到了这一“出身原罪”的问题:按照时代的标准,WR、Z、L的出身都不好,于是他们的前程大大受限,甚至不可能上大学;爱上他们的少女的初恋于是也就夭折,或者根本就不可能爱上他们。F的出身很好,是出身于革命干部家庭,但是他爱上的女孩N的父亲后来被打成了右派,于是他在高干高龄的父母身体高危的压力下,不得不斩断这一关系。还有“我”的奶奶,有一天被发现了其地主的成分,于是正面的形象轰然倒塌。还有丈夫离去的诸多母亲们,她们不得不改嫁,但仍然不易改变自己及其孩子的命运。就像WR的父亲去了海外,母亲含辛茹苦养育孩子,想让孩子上大学,但最后希望落空,她苦笑着说:“原来还有这么多人替我们娘儿俩记着你哪。”她不知道丈夫是活着还是死了,无从打探也不敢打探,而且无论他活着还是死了,“罪孽依然是罪孽,儿子的血统不能改变。母亲以为,她终于算是完全听懂了那个时代的忠告。但是那个时代让她防不胜防”。
    对于这种先天地主要由社会因素决定的命运的态度:WR进行了比较直接的抗争,他参加高考的成绩大大高于录取线,却没有被任何大学录取,他拿着成绩单去各个机关要求解释,结果被加重惩罚发配到了边疆。而Z的抗争则比较迂回和曲折,大概是WR的遭遇给了他启示,他在全年级名列前茅的成绩突然一落千丈,他已经看穿无论什么大学都与自己无缘,于是考虑还有什么别的路可走。当时不仅从政绝不可能,经商也没有可能,研究自然科学至少得先进大学,甚至做个普通工人也不是易事,而他还是不甘于平凡的,他要改变自己的命运,要出人头地。他相信自己有不错的艺术能力,但他知道自己在当时的气氛下成不了作家,或者成了也要陷入灾难,而音乐又比美术更需要物质手段,所以他选择了画画。日后的诗人L则更多的是在幻想,幻想那一天他突然被发现并不是敌对阶级的子女,而是革命烈士的托孤,于是就一切都改变了,前途也就变得光明。
    在那个时代,家庭出身是个很大的问题,出身或是“原善”或是“原罪”,是一种天生的优势和劣势,它尤其对少年和青年有巨大的影响,而如此强调出身又意味着阶级斗争和专政理论是当时整个社会制度和政策的基石。社会上有一些“贱民”——他们往往正是昔日精英的子弟。而从工农往上看,其实也不是平等,即也有不同等级的干部子弟的不同特权。代表和被代表者实际上有一种根深蒂固甚至必然的断裂。家庭出身在有些社会中可能会是一个私人领域的事情,但在有些社会中却是一个头等重要的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将家庭出身极度地社会化乃至政治化,将不同家庭的差别扩大化甚至世袭化,就将使权力和利益结构固化,从而实际上取消机会的平等,或者使社会进入持久的不安乃至动荡。除了这种先天“命定”的出身“原罪”,还有如后天被噩运“殃及”的“叛徒”,以及不幸在解放前嫁入稍稍富裕一些的人家的穷人女孩(就像奶奶),而他们的个人命运就在很大程度上被社会政治预先决定了。在解放后的历次政治运动中,也还不断产生出新的“敌人”,从胡风分子到右派到走资派,他们及其子女也就被打入另一个世界。例如N就曾经也住在“美丽的楼房”里,但在父亲被划为右派并流放之后,家人也就被驱离“美丽的楼房”。F为了寻找自己的恋人,头一次走进这片灰暗芜杂的楼区,“楼前有一群孩子在游戏,又脏又快乐,八个门中的七个不断地有人出来,或提着拖把、或攥着手纸、或端着尿盆从他面前走过,一路向他行注目礼,甚至在拐进卫生间两手向腰中摸索裤带时还回头再把他审视一回”。少女N点起了一支蜡烛。忙活了许久搬家的三个人围着那烛光坐下,开始吃冷面包和一条冷熏肠。N的母亲说:“这倒很像是一次圣餐……要不要我给你们弹支曲子?”我们在此倒是看到了时代和永恒的一种感人联结。而他们的确也有日后“翻盘”的希望,当若干年后右派平反,他们一家又住进了新的“美丽楼房”,而他们昔日的邻居将依然故我。他们是什么还是什么。这也许正是后来《我的丁一之旅》中的丁一,宁愿自己的父亲是台上被斗的高知,也不愿父亲事实上是一个送饭来受到大家热烈欢迎的厨师的原因。
    但即便在时代的必然大潮中,也还是会有一些个人的偶然性,比如Z进了那座美丽的大楼,如果进去的恰好不是这个女孩而是那个女孩的家门,可能结果还是会有些不一样。他在这个女孩的家里看到了一根神奇的、美丽孤傲的羽毛,他马上呆住了,小小的身影在那一刻夕阳的光照之中一动不动,很可能这时他作为一个画家的前程就已经决定。他在这个女孩家又遭到了他家人的冷遇乃至羞辱,被看作是“野孩子”,以后不许女孩带他再来。而这可能就使他产生了第一次深深的怨恨,使他有了一种日后一定要征服那美丽楼房及其中的女孩的强烈而持久的激情,这种激情即是他始终不甘平庸的强大动力,但又是可能将爱自己的人乃至自己灼伤甚至烧毁的火焰。Z从英文字母的次序来看,是居于末端,然而,他要努力通过自己的奋斗来居于强端。但一般来说,如果以恨为动力,恨更可能产生恨,而不是爱,尤其对一个孩子来说是这样。甚至WR也是如此,他在流放归来,虽然在目标上希望通过他的从政将社会改善为将没有人被送到世界的“隔壁”去,但在手段上也受到了迫害他的人的微妙影响。一个人的命运也很难摆脱时代的痕迹,甚至终究要被时代的主潮裹胁。就像WR虽然进的是美丽楼房中另一个女孩的门,她的家人相当善待他,对他友好乃至欣赏,但是,他最后还是被一种远为更强大的力量发配流放。尽管Z和WR一个是很早就试图通过艺术来摆脱困境,一个是后来试图通过政治来改变世界,但他们的确又是一类人,即他们都富有才华,也都有坚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俩似乎都不是以爱情为第一,而是以事业为第一,为此甚至可以舍弃爱情。
    命运就是差别。命运没有同样的。但命运却受各种各样不同因素的影响,有时主要是社会的因素影响,这时某些个人的悲剧与其说是个人的悲剧,不如说是时代和社会的悲剧。书中的主人公们年轻时就正生逢这样一个悲剧的时代。但有时个人命运又更多地还是受个人因素的影响,所以又可以说“性格就是命运”。书中的主要人物们也是性格与气质有异的:F、L、甚至Z,都不像WR那么决断和胆大,N不像O那样执著或像T那样小心实用。这些个人的气质和态度也都揉进了命运,从而伸展出他(她)们不同的人生道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