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乾先生早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是京派作家,也是名记者,做过很多年的报刊编辑,这给他留下几个性格和教养上的特点。一个是意义非凡的文化教养和境界。他以境界行走天下,一生...
著名戏曲史学家周贻白老师是1977年不幸病逝的。我获悉这一消息则是1982年在山西太原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和省文化厅联合召开的梆子声腔讨论会上,当时遇到了周贻白老师的二公子——...
今年是诗人殷夫诞辰100周年、牺牲79周年。殷夫以22岁的短暂青春,投入轰轰烈烈的革命事业,成为“红色诗人”,这种强烈的信念感和慷慨赴死的勇气,在今天具有了别一样的意义。我...
李继凯博士的《全人视境中的关照——鲁迅与茅盾比较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9月版)对两位大师进行了“全人比较研究”,开拓了现代文学研究的新境界。 全人比较研...
1910年6月11日,诗人殷夫出生于浙江象山。1931年2月7日夜,殷夫被国民党秘密杀害。去世时尚不足21周岁。一个生命的钟摆停在了20岁的轨道里,一颗心停在了深夜里。这是一位革命者,...
1960年11月18日,郭沫若在给他的忘年交陈明远的信中说: “……须知现在的许多想法,并不一定都正确,将来可能还要改变。特别在哲学方面的文字,必须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反复修...
当人们还在惊诧于白话文学推翻封建旧文学的排山倒海之势的时候,新文学社团和各种新文学流派也有如激流潮涌,以迅猛之势汇进了千姿百态、奔腾不息的中国新文学之河,从而构成...
1916年秋天,中华书局发生财政危机,刘半农辞去编辑,搬到上海铜仁路明厚里一号(今延安中路上海展览馆前),任上海实业学校和中华铁路学校教员。 1916年10月1日,刘半农首次在《新青...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文化的前行始终绕不开中与西、旧与新的矛盾。到新文化运动时期,关于中国文化发展路径的争鸣更是趋于白热化。 在学衡派看来,没有传统之“来龙”,就找不...
胡适与陈寅恪,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两座巍峨山峰。他们之间建立联系,从陈寅恪一面,经历了一个从反到正的过程。但一旦从精神上形成沟通,两人便在学术上互相切磋,人生上互相...
《不可磨灭的记忆》(古吴轩出版社)让我们相信这一点:时间隧道真的存在,存在于历史的长河中,存在于一代代人的记忆中。 中国近现代民主革命史上,曾经有这么一个社团,它的...
2010年是马加诞辰100周年,也是辽宁省人民政府授予马加“人民作家”称号10周年。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东北作家群”的一员,马加以95岁高龄仙逝,可谓高寿;著述400万字,与他同时...
鲁迅年轻时曾翻译过《月界旅行》等科幻小说,并有那句常为中国科幻界所乐道的名言:“故苟欲弥今日译界之缺点,导中国人群以进行,必自科学小说始。”遗憾的是,在这次短暂而...
启蒙现代性观念对于社会线性进化的表述、民族国家的论说以及科学与民主的想象,不但为革命话语的合法性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明,而且使之具备了前所未有的现代意义。所谓只有革命...
据柳诒徵《劬堂日记》记载,钱、柳二人在抗战时期的西南有一段交往。1941年,钱穆在四川成都主持齐鲁国学研究所,受重庆国立编译馆的委托负责编写《清儒学案》。而此书的审稿者...
今年3月5日,是汪曾祺先生诞辰90周年,在这样的时刻,让人感到遥远又短暂。遥远的是汪曾祺的文学韵味好像已经流传了上百年甚至几百年,已经经典化地活在文学和文学史中。短暂的...
2010,中国现代诗人艾青百年冥寿。诗人艾青走过了八十六年的人生,跨越影响中国现代诗歌与文学的多个重大历史阶段:沐浴于异域文化的留学时期,左翼的上世纪30年代,狼烟四起的...
传播学在近年来的兴起是中国学术研究中一个值得注目的现象。在社会的文学基础观念相对统一的情况下,文化传播媒体的主要意向是把握文学发展的最新动态,了解读者阅读趣味的新...
钱钟书(1910—1998),原名仰先,字哲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在文学、比较文学、文化批评等领域成就显著。有外国记者曾说:“来到中国,有两个愿望:一是看看万里...
汪曾祺去世已经十多年了。 汪曾祺去世前,梦见了他的老师沈从文。“沈先生还是那样,瘦瘦的,穿一件灰色的长衫,走路很快,匆匆忙忙的,挟着一摞书,神情温和而执着。”汪曾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