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成,文学博士,博士后,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文艺美学与文化研究。 摘 要:以往研究主要肯定了朱自清在现代解诗学、文...
让史料成为思想的利器,而不是仅仅让思想如空中楼阁,这是戏曲理论家傅谨多年治学的一个总体目标。继2010年《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清代卷)》和《续编》、2016年《梅兰芳全集》(...
原标题:文学陕军再进军 2018书写文学新篇章 2017年是文学陕军的丰收年:贾平凹的《游戏人间》、高建群的《我的菩提树》、阎安的《蓝孩子的七个夏天》、红柯的《太阳深处的火焰》...
以城市为叙事背景的就是城市文学吗?还是小说中的人物以城中人为主体,哪些审美意象是专属于城市的符号?城市文学和地域文学有什么区别?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大致上赞同城市...
新时期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迎来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形成颇具时代特质的理论潮流,引领中国当代文论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论潮流植根于本土文学实践,具体体现中国传统与...
2017年的美国文学,让我们部分地看到了文学与现实、历史的种种关系以及文学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环顾世界,我们或许会意识到,现在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对文学与历史、现实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是一个由世界性理论向民族性理论转化的本土化过程;由经典性理论向当代性理论转化的时代化过程;由普遍性真理向具体性实践转化的实践化过程;由精英...
1930年,金石学家王献唐在给傅斯年的信中,称赞傅斯年领导的史语所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运用新方法、整理新材料,使得整个研究局面为之一变。新旧学者的差距,不在才智,而...
文学的幻想与创造未必停驻于语言的虚构,宗教的遗产也并非仅限于信仰的经验。文学与宗教的关联,既能够是托马斯·阿奎那以降反复出现于神学传统的“类比”,也可以是T. S.艾略特推崇...
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在世界上发挥并不断扩大自身的影响力,译出实践至关重要,它体现了本土文化对异域文化进行主动传播的愿望和举措。 古诗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也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精...
文学艺术要反映人的生活并表现思想情感,就要涉及对人的理解。对于当代文艺现实而言,应当怎样理解和表现人的生活及人性,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尤其值得我们...
马克思主义文学观在中国现当代文艺理论批评发展过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自从马克思主义文学观念传入中国,并从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开始在革命斗争、革命文化建设实践中传播、运...
我们今天处在一个多重媒介融合的时代,没有人是“单一媒介人”,所有人都是“融合媒介人”。所谓“世代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媒介差异。从媒介变革的角度出发,我们更能理解...
近来,有关人工智能(AI)写作的话题随着机器人“小冰”(“小冰”是由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在2014年5月发布的一款人工智能机器人。它凭借在大数据、自然语义分析、机器学习和深度神...
学界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新媒体平台显著提升了文学创作及传播的活力,但也带来了鱼目混珠、泥沙俱下、媚俗从众、价值标准混乱等问题;如何应对资本对文学话语、文学标准的渗...
陈晓明,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兼任中国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著作有《无边的挑战》《中国当代文学主潮》《德里达的底线》等。 “大湾区文...
中国古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然而千百年来因各种原因大量流散境外。直至20世纪末,域外汉籍的文化价值引起了国家与学界的高度重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走向海外,透...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将女性主义理论运用于文学批评,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欧美,是一个特色鲜明而且融汇其他理论学说之长的流派。它的蓬勃发展不仅受益于已经持续了200年的女性争取...
近年本土语境中之所以会出现小说的“故事转向”,首先是呼应了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诉求,也呼应了当下中国人新的生活状况。在这些小说集中,小说家对故事的召唤看重的不再...
作为南宋书院文学创作中最为重要的指向之一,“怡情”的创作指向在整个南宋书院创作观中有着颇为独特的地位和重要的研究价值。从文学创作的触发机制来看,这类“怡情”之作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