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学观在中国现当代文艺理论批评发展过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自从马克思主义文学观念传入中国,并从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开始在革命斗争、革命文化建设实践中传播、运用以来,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批评的思想价值、话语体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对中国现代革命文学、社会主义文学的形塑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历程中,马克思主义文学观始终居于主导地位,在问题意识生发、意识形态属性、学术立场与方法论诸多方面均起着导向性作用。 构建思想体系 加快话语创新 马克思主义文学观在中国的传播与运用,以及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建立、发展的历史过程,始终与中国现当代社会现实保持同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思想文化建设领域呈现出新气象、新态势,结合深入学习研究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学科与理论建设迎来了一个新的历史机遇,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而贯穿其中的一个主线就是加快推进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学术体系构建和话语创新。 就当下我国思想文化建设的整体而言,我们应该自觉地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既是导向,也是目标,而要达致此,以积极的思想姿态、理论自信、学术深度推进和深化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体系和话语精神,则是关键。也正因此,我们需要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经典作家的基本理论进行重温、开掘,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几个重要历史阶段进行深度总结反思,以固其本。同时,我们更需要以强烈的现实使命感从问题意识出发,从“坚守意识形态阵地”的高度来审视新时期以来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乃至整个文学批评理论的历程、所存在的问题与偏失,在深度反思的基础上进行建设性的理论话语实践,以开新篇。为此,我们应该关注如下几个问题。 第一,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我们要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论的特殊质素,全面比较马克思主义文论在思想内涵、问题意识、批评言说方式等方面与当代西方文论、中国传统文论的差异及相通之处,分析这些文论话语体系之间的关系以及可能性的张力存在;思考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论与新世纪中国文学艺术发展的重要影响,阐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学科的文化价值,以及其与当代中国文化创新的关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的关系,等等。与此同时,要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更加强盛的理论生命力,还需要清理那些在研究过程中被过度阐释、被误读的方面,分析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文论思想的异同,提出并论析当前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中新的学术生长点。 第二,系统梳理新时期以来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译介、诠释的过程、成就及其特点,结合当代中国文化语境来分析这些研究、译介、诠释与现实需求的对应性及其影响效果。研究者应以新时期各个阶段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焦点问题为线索,分析相关研究的新进展和新特点,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西方学术界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研究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文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状况。尤其是要通过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比较,思考新时期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特点和不足。从文艺理论思想、知识生产的基本原则,重新考察、认识新时期以来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与当代中国文艺创作和理论批评的关系,以及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复杂关系。 第三,提出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的价值立场、思维方法、拓展路径、学术旨趣,关注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中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问题及提问方式和推进路径,通过马克思主义文论与古代文论、西方文论的相互审视,提出当前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思想任务与学术创新途径。在此过程中,还应该加强对系列重要问题的研究。例如从现代理论看典型论、反映论、历史的与美学的批评方法等问题;如何以当代意识形态理论重新审视审美意识形态理论问题,在具体的研究中如何有效地回归经典文本问题;如何调整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阐释视域、创生出具有标识性特征的新概念、新范畴,以便强化研究的中国性、现实性、有效性;等等。 对于上述问题的思考,需要我们在研究过程中紧密结合新时期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和思想文化变革的现实,梳理、把握新时期以来各个阶段文艺理论建设和文艺批评的进程,提炼经验,揭示问题,尤其是充分正视“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去意识形态化”等错误思潮对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更需要突出问题意识,以整体视域和具体研究构成阐释的循环,站在今天的前沿理论高度,对于三十多年来文艺理论批评进程中产生的一系列主要问题论域、文艺思想和价值观念、概念和范畴拓展、方法论演变、话语方式转换,以及不同阶段和不同类型的研究者的思维方式、文化心理、价值姿态对新时期文艺理论批评进程的影响等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