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印象] 诗人莫斯科娜:奥斯维辛之后仍有诗 2017-10-14
采访:陈默 翻译:袁婧 校对:邹迪 米利亚姆·莫斯科娜 “人总是会遗忘,但是语言保有它自己的记忆。我也觉得很惊奇——拉迪诺语怎么会在500年后被保留下来,而且还在被使用。”...
[作家印象] 奥登:论写作 2017-10-14
W.H.奥登(WystanHughAuden,1907-1973)是公认的现代诗坛名家,奥登1907年出生在英国,1946年成为美国公民。他充分利用英美两国的历史传统,作品的内涵因而更深广。“奥登”(Audun)曾在冰岛...
[作家印象] 彼得·汉德克:我是我自己的囚徒,写作把我解放出来 2017-10-14
奥地利小说家、剧作家,当代德语文学最重要作家之一。他的剧本《骂观众》在德语文坛引起轰动,《卡斯帕》地位堪比《等待戈多》。2004年,当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在得知自己获诺奖...
[作家印象] 立足本土,对话西方——朱振武的丹·布朗研究 2017-10-14
“丹·布朗的作品让人们对小说这一久已低迷的文学样式刮目相看,使小说在各种新的文艺样式和媒体手段的混杂、挤压乃至颠覆的狂潮中又巩固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朱振武这样评论...
[作家印象] 世界文坛最神秘的匿名作家“埃莱娜·费兰特”据说找到真人了 2017-10-14
意大利匿名作家“埃莱娜·费兰特”(Elena Ferrante)的真实身份,可能是当代文学界最大的秘密。以这个名字出版的“那不勒斯系列”小说近年来迅速在全世界走红,成为现象级作品。《...
[作家印象] 李建军:一双煮得半熟的靴子? ——车尔尼雪夫斯基批判 2017-10-14
摘 要: 车尔尼雪夫斯基以绝对的态度强调现实对艺术的优先地位,并将自己的美学理念推向极端,从而赋予它以单向度的封闭性和狭隘性。本文从“生活”概念入手,分析了车尔尼雪...
[作家印象] “现代哲学之父”笛卡尔:“懦弱” 成为其丰硕思想来源 2017-10-14
法国哲学家勒内·笛卡尔被誉为西方“现代哲学之父”。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用相当于两个霍布斯的篇幅表彰他在哲学领域的历史性贡献,但同时也对他的人格提出质疑。“笛卡尔...
[作家印象] 梁宗岱致瓦莱里和罗曼·罗兰信件(选刊) 2017-10-14
我们在2014年找到梁宗岱致瓦莱里的信件和罗曼·罗兰日记中关于梁宗岱的记载,在同年出版的《青年梁宗岱》中披露了部分内容。2015年又找到梁宗岱致罗曼·罗兰的信件。由于这些文献...
[作家印象] 对话梅维恒:文学史需要不断地重写 2017-10-14
中译本历经15年方问世,这或许会让《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难以获得本应有的关注度。作为近年来海外汉学界最重要的两部中国文学史著作之一,《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英文版在2...
[作家印象] 海莲·汉夫和简·奥斯丁 2017-10-14
简·奥斯丁肖像,由其姐卡桑德拉所画 要说到海莲·汉夫(HeleneHanff)和简·奥斯丁(JaneAusten),区别肯定大于联系,那还是存大异求小同吧。比如她们都是单身未婚,都只出版了六部主...
[作家印象] 专访卡达莱:战争中的人性是复杂的 2017-10-14
卡达莱在巴黎家中 拍摄:王晟 “单凭《梦幻宫殿》一书,伊斯梅尔·卡达莱就完全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奖。”在欧美文坛,有评论家曾如是说。 80岁的卡达莱,是当代阿尔巴尼亚最具世界...
[作家印象] 达里奥·福:醒世的丑角 2017-10-14
达里奥·福 《他有两把手枪,外带黑白相间的眼睛一双》剧照 《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剧照 10月13日,199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意大利先锋戏剧家、晚年致力于意大利政治和...
[作家印象] 西蒙娜•薇依:近似圣徒的天才 2017-10-14
近似圣徒的天才 T.S.艾略特 | 黄灿然 译 西蒙娜•薇依(Simone Weil,1909-1943),20世纪法国哲学家、社会活动家、神秘主义思想大师。1909年2月3日生于法国巴黎一个文化教养很高的富裕的中产...
[作家印象] 恩古吉·瓦·提安哥:文学应该反哺滋养它的土地 2017-10-14
[摘要] 又到诺贝尔颁奖季,文学奖方面,肯尼亚作家恩古吉·瓦·提安哥成为大热门,不管最终结果如何,这位“终身非洲作家”对语言殖民、文化侵略、书写反抗的反思与探索,都已成...
[作家印象] 伍迪·艾伦:为跟上姑娘们的脚步我只好去读书 2017-10-14
【编者按】在《午夜巴黎》中,伍迪·艾伦用电影回到了1930年代巴黎的文学现场,那里有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伍迪·艾伦是导演、演员、编剧,也是作家。他写过《门萨的娼妓》《乱...
[作家印象] 欧·亨利的叙事策略 2017-10-14
作为20世纪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之一,欧·亨利善于犀利地捕捉事物的本质,攫取人物的性格特征。他惜墨如金,寥寥数笔就能将各色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就像是画素描或漫画,常借助...
[作家印象] 最了解你的只有你自己,或许还有毛姆 2017-10-14
编辑的话 这条微信的题目想了好久,迟迟定不下来。因为毛姆实在太会起名字了,每本书名都直击人心又可以让人不断回味,再结合他毒辣的眼光和洞察力,实在很难不想象这样一副场...
[作家印象] 苦难与人性的坚持 2017-10-14
“奥斯维辛”这个词,在如今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里都可能指向人类的野蛮本性,而其幸存者普利莫·莱维在《这是不是个人》这部成名作中却说,他并不相信这样想当然的推论,即:“...
[作家印象] 布克奖得主希拉里·曼特尔:我为何写《狼厅》 2017-10-14
希拉里·曼特尔 今年7月,英国女作家希拉里·曼特尔(Hilary Mantel)的短篇集《学说话》在中国问世。因《狼厅》和《提堂》两获布克奖的她,是英国史上两次获此殊荣的第一位本土作家...
[作家印象] 毛姆:离经叛道的文青气质,在任何时代都有致命魅力 2017-10-14
阅读毛姆似乎永远不会过时。这位迷人的英国作家,是马尔克斯最钟爱的作者之一,影响乔治·奥威尔最大的现代作家,也启发了“007”之父伊恩·弗莱明。 近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