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语言类型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现场 本网记者 马云飞/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马云飞) 7月5-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中国语文》编辑部、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主办的...
内容提要: 本文拟通过梳理发生在1978至2018年这40年间外国文学研究界的节点性事件及相关的重要文学思潮、理论话题以及研究方法等,来探析不同历史时期外国文学研究的倾向和特点...
内容提要: 改革开放 40 年,中国社会已经进入“富起来”的新时代。张炜的长篇小说新作《艾约堡秘史》是一部以当代中国社会“财富书写”为主题的文学力作。小说以淳于宝册、蛹...
内容提要: 本文拟通过梳理发生在1978至2018年这40年间外国文学研究界的节点性事件及相关的重要文学思潮、理论话题以及研究方法等,来探析不同历史时期外国文学研究的倾向和特点...
内容提要:魏晋六朝关于“文人类不护细行”“文人多陷轻薄”的表述,具有道德与世用两个阐释维度。唐人未对曹丕、刘勰、颜之推等人遗留的话题大加发挥。与“文人类不护细行”...
金石学的兴起与繁荣,是赵宋王朝学术中非常值得关注的一点。两宋士人喜好并投入金石之学者甚多,据当代学者统计,其人数已超过300,蔚为壮观。 然而,伴随着金石学的兴起,讥议...
内容提要:《左传》鲁襄公二十九年季札观乐的故事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它与《春秋》《左传》前后数年的记事有很强的相关性。经与苏州博物馆藏余眛剑铭文相参,可确证同年《...
内容提要:老庄、道教、佛教常以“尘”喻指无足轻重之物,用“尘”象征世俗社会,将世间的纷扰和人的情欲等拟喻为“尘”。它们在魏晋南北朝的流行,推动了由“尘”构成的各种...
(一) 屠格涅夫的《春潮》,1872年初发表在《欧罗巴通报》第一期之后,虽然有些评论家指责作者没有反应当代的迫切问题,以及把外国人写的好,把俄国人写的坏,但是广大读者却...
盛邦和,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导、中央民族大学首席教授、东京大学外国人研究员 捷克最伟大的音乐家是谁?熟悉欧洲文化的人会回答:德沃夏克。他是捷克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捷克...
问:杜安,贵州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 答:陶东风,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1、杜安:与许多学术话语一样,“文化研究”是西方的舶来品。它与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英国左派...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记者 张雨楠)2019年7月8日,“中国阐释学理论与实践”高级研修班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开班,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张江教授,...
1942年7月7日,抗战全面爆发五周年之际,由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出版的《晋察冀画报》正式发声。边区物资匮乏,为何还要抽调人力、物力办报?发刊词抚今追昔,指陈缘起:“整整五年...
王鼎钧,1925年生,当代著名作家。抗战末期弃学从军,曾在报社任副刊主编,也当过教师。14岁开始写诗,16岁写成《品红豆诗人的诗》,51岁时移居美国,一直在纽约居住。他的创作生...
编者按:白先勇(1937年7月11日-),回族,当代著名作家,1937年生于广西桂林 。中国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之子,毕业于台湾大学、美国爱荷华大学。现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香...
一、本文准备从一个故事讲起,一则中国伊斯兰的故事。 与一般人的印象不同的是:伊斯兰教虽然起于阿拉伯半岛,但只有20多左右教徒住在阿拉伯语区。真正大批伊斯兰教徒聚居之处,...
内容提要: 关键性概念的清理和明晰是我们展开对话交流的前提条件,也是建构出学科对话平台的有效途径。“关键词研究”则作为一种移植西方的批评方法,迎合着国内各学科寻找知...
内容提要: 关键性概念的清理和明晰是我们展开对话交流的前提条件,也是建构出学科对话平台的有效途径。“关键词研究”则作为一种移植西方的批评方法,迎合着国内各学科寻找知...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美学研究不断推进、成果颇丰,而少数民族美学研究则稍显单薄,特别在“方法范式”和“话语理论”方面存有阙失。无论理论建构还是案例研究,少数民族美学...
据记载,杜甫生前就曾为自己编过作品集。晚唐以来,各种不同的杜集本子在世间流传,或编年,或分体,或分类,不一而足。宋代就有“千家注杜”之说。迄今为止,杜集文献已多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