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图书推荐 > 成长 >

《中国儿童传统游戏》:那些正在消失的儿童游戏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 卢有泉 参加讨论

    儿童少年正是人生初始,做做游戏,极有益于身心之健康。但现在的孩子们或埋首于课业,或沉迷于网游,真正动手动脑的游戏几乎不做了,而过去一直流行于民间、传承了几千年的一些游戏也正在或业已消失。当然,孩子们的游戏也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变化的,每个时代的孩子都有不同的兴趣方向和游戏方式。过去文化落后、物质匮乏,但生性好动的孩子们并不甘寂寞,他们从长辈那里得到了丰富多彩的游戏方式,既健身益智,又充满童真童趣,苦乐年华就在这些代代传承的游戏中度过。
    大体上说,传统的儿童游戏基本不怎么讲究场所和游戏技艺、游戏规则,率性而为,随意而戏,很符合孩子的天性。比如场地,除斗蟋蟀、斗蚂蚱之类的斗赛游戏要有固定的场地外,其余皆根据游戏的内容临时选择,如校园、田野、村头、巷尾等等,可以说,大部分儿童游戏属玩无定所。至于游戏的技艺和规则也是这样,有些游戏在大人们玩时是很讲究技艺和规则的,如斗蟋蟀、冰嬉、踩高跷等,但在孩子们玩时就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了,大部分是随便地瞎玩。当然,像竞技和益智型的游戏一般有较为严格的规则,也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有明显的竞赛性质。比如拔河、打沙包、解九连环、拼七巧板、猜谜语之类的游戏是不能瞎玩的,不讲技艺和规则就无法进行下去。还有些游戏如打瓦、跳房房、丢手绢、跳绳、下军旗、弹杏核儿、拍洋画、翻鞋子等,也要讲一定的游戏规则。虽然这样的规则有时是游戏双方临时商定的,有时是约定俗成的,但参与者一定要严格遵守,否则游戏就无法开展。当然,对于游戏的技艺,孩子们本身并不会刻意地追求,因为常玩,水平基本差不多。再说,作为孩子们的日常活动,游戏的技艺和输赢的结果对他们来说也并不重要,只求游戏过程的自娱自乐。孩子们无拘无束、随意自适的天性,在任何一种游戏中皆能得到尽情释放。
    总的说来,玩具自制、质材驳杂、场地随意不定、不重技艺、少有规则等等,这些都是儿童传统游戏物质形态的特点,也是儿童游戏的魅力所在。如果有一天儿童游戏变得循规蹈矩,完全成了电脑设定的程序化操作,那就失去了儿童的天真烂漫,儿童游戏也就不成其为儿童游戏了。
    另外,游戏既源于民间,靠代代自发传承,就必然会带上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域色彩,这也正是少儿游戏的文化价值所在。北方晋、蒙一带最具地域特色的少儿传统游戏主要有跳绳、跳房房、滚铁环、弹杏核、摆家家、丢手绢、摔跤、坐冰车等,《中国儿童传统游戏》(山西教育出版社)一书就是以北方流行的少儿游戏为观照对象,择要介绍了八十余种传统少儿游戏,从中或可感受到古老而浓厚的北方文化氛围,并进一步体认到儿童游戏对中华文化传承的意义和贡献。(作者 卢有泉 系广西师范学院教授,《中国儿童传统游戏》作者之一)
    《中国教育报》2016年5月30日第9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