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荒岛到群岛 阅读让都市不孤独 ——一种书店模式的复制 在厦门,民族路本就不算热闹,而这片老旧的骑楼中,居然还嵌进了一家书店,30平方米的店面里放了数千本旧书之后,剩下的位子刚刚够进出。 就是这样一家书店,墙上已经贴满了书友留下的小纸片;在厦门,书店每个月都能至少举办一场几十上百人响应的活动,邀约的嘉宾中,还不乏文化名流的身影;就在6月底,思明区地税局还向这家书店捐赠了100余册图书…… 这个书店就是厦门的首家荒岛图书馆——小渔岛。 “荒岛图书馆”的提法首见于广东一家杂志2008年推出的系列特刊,当时虽然只是一个虚构的概念,但该杂志在创刊词中豪言:“在今天,虚拟与现实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个人选择的方式越来越多元。世界是平的,小众世界又是长尾(The Long Tail)的……在互联网时代,阅读本身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荒岛图书馆’,人们都相信阅读是越界的,是梦想的,是不能急的,是各看各眼、各入各心的,是充实心灵的。” 或许言者无心,但这样一个富有时代精神的理念确确实实从虚构变成了现实,2009年4月22日,第一家荒岛图书馆于广州小洲村开馆。落地的荒岛图书馆立足社会公益,以WEB2.0的模式来经营和管理,所有藏书可供在馆阅读,也可向有借书权限的读者提供免费外借服务,与此同时接受爱书之人的捐赠,并长期招募图书管理志愿者。 同样被这期特刊所影响的,就包括泉州的一名普通教师许志龙,在奔赴广州见证了荒岛图书馆的蓬勃生命力后,早就梦想开个书店的他毅然决然辞掉工作,来到厦门着手复制这一创举。 2010年7月,小渔岛诞生,这也是全国第5家荒岛图书馆。 许志龙可能也没想到,从默默无闻到应者云集,他只花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得益于荒岛图书馆草根而开放的运营模式,小渔岛刚刚创办,就有许多网友热心赠书,并利用业余时间义务帮他整理。时值如今,小渔岛已经吸引了几十名志愿者,他们亲切地称呼许志龙为“老岛”,相互之间分工明确、各展所长,有的负责图书登记、有的负责图书保养、有的负责读书活动的召集策划、有的负责海报设计…… 日益扩大的志愿者规模带来了人气,也带来了书源与客源,更让读书活动的日常开展变成可能。在志愿者的努力下,小渔岛斯是陋室,不仅成为一个二手书汇聚流转的节点,还俨然变成众多聚会交友、艺术展览、文学赏析等活动的发源地。 老岛播下的种子,在厦门的文化土壤中还繁衍出更多的萌芽。在小渔岛被媒体广泛报道后,今年上半年厦门又有两家荒岛图书馆创办,即同在厦门岛内的大同路“风车小铺”和设在集美诚毅学院附近的“Onlyou”。 长尾时代分化了大众,却凝聚了小众;解构了主题,却凸显了渠道。在小渔岛举办的一期真人图书活动中,一名志愿者就说到,“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但是通过交流,我们不再孤独”,面对日益细分的阅读造就的孤独,放弃对书店内容和身份的顽固死守,扔掉库存和周转的稻粱之累,转而默默为孤岛之间的庞大交流需求耕耘土壤、架设平台,这或许就是荒岛图书馆成功的奥妙。 荒岛不荒,小渔岛已从最初的一无所有发展到拥有藏书8000余册,岛民917位,其中志愿者85名。而今,狭小场地早已适应不了小渔岛发展的速度,在热心人士的赞助下,300平方米的新馆正在装修中。从无到有、从有到大,这不仅是这家草根图书馆的胜利,更是众多爱书人共同的胜利。 ■微评 @南宋写吧荒岛书店侧重卖地方文史方面的图书,店主曾经当过语文教师,待人热情,有耐心。他和市图书馆合作,定期举办读书沙龙,还推出图书漂流,你有不想收藏的书愿与大家分享,可放在店中漂流——免费阅读,而你也可以借阅他人的书;如果你是图书爱好者,还可以来这里当志愿者,整理图书,为读书沙龙维持秩序。 一桩与浪漫无关的生意 ——一个爱书人的福州书店记忆 特约撰稿 燕子坞主人 开书店曾经是一门好生意。 1990年,福州南门兜的潘秋超级书市开张第一天,据说现场“挤得店员只好站在凳子上工作”,这种壮观场面,今天听来像一个浪漫的传说。“潘秋”之前,福州的书店还都是“闭柜式销售”,“潘秋”的火爆,是因为率先引进了超市模式,让读者可以自由取阅书籍,一下子拉近了书与人、书店与人的距离。 在“潘秋”的影响下,榕城各家书店相继“出柜”。这对读者来说是一大福音,但对“潘秋”而言,却丧失了生意上的优势。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时,“潘秋”店里书半新不旧,二楼更全是打折旧书,似乎当时已在为退守特价书店做战略准备了。 “潘秋”之后,福州本土最响亮的书店品牌是“城市绿洲”。 他家的店很好认,亮黄色搭配黑边的书架是最鲜明的标志。当年,这些书架曾让我第一次觉得,书店原来可以这么浪漫!走进他家的书店,迎面而来的总是一长溜的时尚杂志,逛书店从此不再是为获取知识,更是一种浪漫的生活方式。但“绿洲”虽然营造了前所未有的书店浪漫,但在选书上却未能“脱俗”。与其他书店相差无几的书目,让竞争最后成了折扣上的内力比拼,同质竞争的结果是两败俱伤。随着“绿洲”的没落,旗下的加盟店纷纷自立门户,比如华林路的“榕树下”、井大路的“有间”、东水路的“九峰”……他们延续着“绿洲”的经营模式,同时也摸索着自己的生存之道,遗憾的是,这些书店最终也消逝在城市中。 也正因如此,福州爱书人心中的圣地,唯有屏山晓风书屋。 我邂逅鼓屏路晓风书店甚晚,但走进那扇小门,我刹那间明白了什么叫一见钟情。在这里,一个理想的书店店员,不仅要懂书,还要拥有与书的品位相匹配的气质和人文关怀——我即书,我即书店。晓风在全盛时期,不乏这样学者型的员工,虽然店里工资不高,但他们把坐拥书城、谈笑鸿儒,视作高贵的附加价值。有些书,只有在这里才能买到。但外人所不知道的是,为了做到这样的独一份,晓风付出了怎样的成本。那些“只有这里才买得到”的书,印数常不超过3000册,利润甚薄。至于被读者们津津乐道的晓风二楼藏书,有的几年才卖出一本,有些冷门书更是一放就是十年!这些书占用了大量空间,也占用了大量资金,既是晓风的荣耀,又是沉重的负担。晓风在省内曾有过十几家门店,现在大约仅剩5家。而两年前,屏山晓风也因租金猛涨,被逼到停业的悬崖边上。当然,压垮晓风的不仅是租金,更是网络书店的价格冲击。 当下,文华书城算是福州比较火的民营书店,走进这家来自广东的连锁书店,脑海里跳出来的却是“诚品书店”。偌大的卖场,有近一半留给了书吧和文化商品。这种“书店+商场”的模式,是台湾诚品书店用亏损15年的代价,找到的盈利和品位的平衡点。 我注意到一面墙上的“文华语录”:“背包太重,存吧;站着太累,坐吧;书太贵了,抄吧;您有意见,提吧。”店里可以坐的地方,都坐满了埋头读书的人,更凸显了语录的诚意。一家书店宽容到这个份上,让不买书的顾客感动中带着羞愧。而一家书店有这样的底气,也是因为书并非它营利的重点。 今天,如果我们依然选择书本,理由其实已经无关乎文字,而是因为将思想托在掌心的重量,和指尖滑过纸张的触感——但如果这份重量和触感能再便宜点,试问,谁又能拒绝呢?网店的价格诱惑,让再痴心的爱书人,也不惜背叛依恋多年的书店。像《查宁十字街八十四号》那样,爱书人与店员的书信缠绵,在今天只会是你和网店客服的留言往来。 如果非要说,爱书人爱的是“书”不是“店”,那未免残酷。在传言屏山晓风即将离去的日子里,许多书友在痛心、在呼吁,有位浪漫的书友,甚至在晓风紧闭的铁门脚下,插了一束黄花。我问过店员,他们却对那位书友没有印象,“应该没买过什么书”。不买书的人,一样会爱上一家书店;但一家书店,却不能只靠“爱”而活下去! 所以,现在我每看到一家不错的书店,就好像看着一个体弱多病的美貌佳人,一面倾慕她的美好,一面担心她能活多久。治愈的良方是什么?我还没有答案。 只要能保本 我就会坚持下去 ——一家传统书店的生存之道 □本报记者 郑长辉 文/图 弦歌,一个颇具雅意的名字,以此为名的书店,就在漳州师范学院的对门。书园面积不大,楼上楼下300平方米,布置简单而充实,除了过道就都是书架。 现在正值暑假,但书园里仍不乏求知学子的身影。楼梯转角处,一位女同学正在认真摘抄着。“我的底线是不要损坏书籍。”老板林加帜说,不仅如此,他还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小板凳。林加帜退休前是漳州师院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对求知者相当宽容。 林加帜开书店的缘由,既是偶然,又有必然。1992年,林加帜的妻子从商业部门下岗,为了给妻子找个事做,林加帜利用自己对书籍和市场的了解,很自然地就想到了开一家书店。 因为资金有限,夫妻俩从一个11平方米的小店铺,艰难起步。当时书籍市场还未放开,新华书店是唯一的进货渠道,书籍种类少,生意也平淡。为了增加收入,夫妻俩还去夜市摆过地摊。虽然妻子多次提议改行做餐饮,但林加帜对书籍的爱好,还是打动了妻子,书店得以维持。 经过几年的辛苦经营,随着书籍市场的开放,小书店规模也开始扩大,成为如今的弦歌书园。 “以文史类为主,陶冶性情。”是林加帜开设书店的最初构想。书店规模上去了,林加帜也踌躇满志地把构想付诸实际:楼上楼下的书架上摆满了品种丰富的各类文史图书,同时也精心为顾客提供了30多只活动小凳,更是别出心裁的利用楼梯底下的空间,设计了假山、流水、游鱼,营造出温馨、清雅的阅读环境。 人文气息浓厚的弦歌书园,成为漳州师院师生们的好去处。几乎每天都是顾客盈门,当时书园除了夫妻俩,还请了9名工作人员,书园的生意蒸蒸日上。那段时间,是实体书店的黄金时期,当时在漳州市区,和弦歌书园一样,席殊、曙光、丹霞等20多家书店生意都很好。 但是好景不长,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网上书城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网络购书,价格相对较低,品种丰富,对实体书店的冲击很大。”林加帜坦言,近年来书店经营并不理想,尤其文史社科类的书销售形势严峻。 “就连‘光合作用’这样的书店都消失了。”林加帜感叹万分。光合作用书店一度是林加帜的憧憬,曾几何时,他每次到厦门都要进去逛上一圈,好好感受一下书店的人文气氛。而如今,憧憬泯灭了,林加帜感到很迷茫,自己这个小书店该何去何从?妻子适时提出中肯建议,既然书店经营困难重重,干脆放弃,出租店面,也乐得清闲。 “和书本打了一辈子交道,怎么能放弃。”林加帜说。迫于现实的窘况,林加帜放弃了模仿光合作用的路子,针对近年来考试热,书店开始转型卖各种考试类书籍,总算寻找到一条生存之道。“学生经济条件有限,我这里还销售一些特价书籍。”虽然是迫于无奈的转型,但因为有着师院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至少弦歌书园是生存了下来。“现在是实体书店的冬天,市区20多家书店,已经关了大半。” 对实体书店来说,未来的形势只会更严峻。既然无法躲避网络,那就利用网络,弦歌书园也一直在寻求对策。“书店要学会两条腿走路,实体店销售是一条腿,网络也是一条腿。”林加帜说,2009年,书店就尝试着进行网络营销,开设了网站,并注册了淘宝网店。去年,还开通了书店认证微博,推荐新书。但记者发现,弦歌书园的微博已经好几个月没有更新了,而且粉丝也少得可怜。 “人手不够,我也不太懂电脑,好在店面是自己的,经营压力要小一些。只要书店能保本,我就会坚持下去。”林加帜强调说。但是,书店的明天会怎样,他不知道。 ■微评 @黄荣才喜欢逛实体书店,那种感觉和网上买书不同,有实在的书香。弦歌书园在漳州师院门口,书园的书相对便宜,有的折扣很低,这对爱书者是个好事。喜欢在周末的时候去弦歌书园,穿巡在书架前,慢慢挑选,期待有所收获,看到中意的书,心情的愉悦是最好的休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