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轶伦 摘要:钱基博所著《明代文学》是明代文学研究史中的重要著作。就当时的研究语境与明代文学自身特点而言,此书强调明代诗文的价值,重视中国文学自身脉络传统,有其独到...
摘要:清代文章学中非韩思想活跃,主要体现在儒学道统论、古文创作论及史家文论中对韩愈的批评上。清人重新审视古文理论、创作实践的功过得失及韩愈的道统和文学史地位,并由...
闵丰 摘要:“有厚入无间”是常州词派名家蒋敦复提出的理论命题,它的起点与周济“无厚入有间”之说并无关联,随着蒋氏词学观念的演化,这一命题逐渐向“无厚入有间”靠拢,但...
蔡丹君 摘要:余冠英先生在他6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有着一以贯之的基本学术思想,那就是以推动国民语文教育来促进经典普及,将学术研究成果用于服务社会大众。这一学术思想的形...
从少年到耄耋,从中学生党员到新中国的文化部长,那颗“少年布尔什维克”的初心始终在王蒙的胸中跃动。 1948年,年仅14岁的王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以一名“少年布尔什维克”的身...
作者简介: 单小曦,1971年生,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文艺批评研究院文学博士。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中国新媒介文论话语建构研究”(18BZW008)。 一般认为,...
内容提要: 作为20世纪的两种重要思潮,马克思主义与符号学之间的相互征用和借鉴已经成为学术发展的必然要求。霍尔的学术活动中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主线,而接合文化主义与结构...
摘要: “女性形象”在韦其麟长期的叙事诗写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得因于不同时期创作语境的相异,其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也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差异性,进而表现出了不断“变迁”...
内容提要:新中国70年来的古代文学研究,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年到80年代,第二个阶段从90年代至今。前者以其强烈的政治色彩和理论先导为特色,与民国以来的学术判...
摘要:《大明尚书》所塑造了杨一鹏这位中国古代贤明、廉洁的高官形象。作品的情节安排自然而跌宕起伏,富有吸引力;较好地表现了湘北的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但在心理描写等方...
内容提要: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独特的现实,如何认识与把握现实对象,不仅意味着提问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也意味着问题思考路径的改变。文章从“人民”“中国”“伟大”三个核心范...
内容提要: “结构主义”之真正跨语言跨学科跨文化的理论之旅,是当代文论与比较诗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课题。在不少人心目中,“结构主义”是一种学派,一种思潮。罗兰·巴尔特却...
对于亲历过以往文学思潮和文学事件的每一个人来说,都有责任和义务对它们进行一次历史的回顾,否则,一切文学史的构成都会有所缺失,同时也会失去了它鲜活的生命和斑斓的色彩...
内容提要:鲁迅在日本留学时,与光复会领导人章太炎、陶成章等人关系密切。鲁迅是否曾在组织上加入光复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情感上、思想上认同该组织。当章太炎、陶成章等...
内容提要:1930年,鲁迅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国民党浙江省党部因此呈请国民党中央通缉鲁迅。国民党方面视鲁迅为自由运动大同盟的发起人,却是一种误会。鲁迅与国民党浙...
1946年春,中共在苏北根据地淮阴创办华中新闻专科学校。1949年5月,学校迁移到无锡,更名苏南新闻专科学校。到苏南后,首届招生250人①,高晓声是其中之一,时年21岁。1950年4月,高...
从初等数学里我们知道,如果一个正定理成立,则其逆否定理也一定成立;反之,若逆否定理荒谬,正定理亦然。这在逻辑命题上也是一样。 例如,最近读到钱理群教授的《真正的鲁迅...
内容提要:拓本是金石学的中心,拓工是拓本生产和传播过程中的关键人物。晚清著名金石学家缪荃孙格外重视拓工,他与很多拓工保持密切交往,其中包括李云从、聂明山、黄士林、...
内容提要:昌耀与张枣是从湖南走向世界的两位当代诗人,他们都对当代诗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从对古语的不同态度、对诗歌形式的不同选择、诗歌语言的不同风格及其诗歌语言...
内容提要:本文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鲁迅全集》作为整体进行研究,以“物质生产”与“符号生产”的视角来观照1958年版《鲁迅全集》的编注。在“物质生产”层面,195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