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 [访谈] 蒋方舟:别被时间推着走,别把时间推着走 2017-10-14

    蒋方舟,1989年生人,曾经的“少女作家”。2010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她做杂志、写书,“一直拼命写拼命写”;2016年,她终于迎来了迟到的间隔年,在日本参加一个交流项目,持续一...

  • [访谈] 石一枫:过着什么样的日子,才敢写什么样的小说 2017-10-14

    石一枫,1979年生人,顶着媒体给的“新锐青年作家”的头衔,已经朝着不惑的年纪一路狂奔,至少从发型上来看是这样的。 生于1970年代和1980年代的交界处,长在北京的大院里,笔下人...

  • [访谈] 夏榆:说出看见的事实和真相 2017-10-14

    夏榆,作家。现任《世界遗产地理》杂志主笔。曾任资深文化记者十年,多次访问海内外思想、文化、政治精英。自2005年起,多次报道“诺贝尔奖颁奖盛典”。著有访谈集《在时代的痛...

  • [访谈] 帕斯捷尔纳克: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2017-10-14

    王嘎 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2004年毕业于北大国际关系学院,获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中亚五国社会转型与政治稳定。主持或参与多部译著,共计一百五十万字。《帕斯...

  • [访谈] 葛亮:尊重一个时代,让它自己说话 2017-10-14

    访前语 作为地道的学者型作家,生长于南京、现任教于香港高校的葛亮最先在中国港台地区声名鹊起,继而以才情征服了无数的大陆读者。其文字之考究,逻辑之绵密,以及“既古典又...

  • [访谈] 70后青年作家系列之李浩:镜子里的父亲 2017-10-14

    周培骏 制图 李浩把自己比作反方向的钟,他自有一套有别于其他作家的文学观、世界观。他希望他的小说使人着迷,能如略萨所说,“是因为书中所表现的聪明、智慧和道理,即:变...

  • [访谈] 绿妖:台湾没有大陆这样大的城乡差距 2017-10-14

    “2016华文好书评委会特别奖”获奖作品《如果可以这样做农民》,绿妖 著 [摘要]生得起病,老有所依;精神上有深厚的传统信仰可以依赖,现实中有多种民间组织守望相助,个体不是...

  • [访谈] 专访青年科幻作家宝树:中国科幻繁荣中藏危机 2017-10-14

    作家宝树。(受访者供图) 《三体X: 观想之宙》宝树 著重庆出版社2016年9月 作为“80后”科幻作家代表人物,宝树的故事诡谲变幻回味无穷,为许多读者所深深喜爱。他曾获第三届星...

  • [访谈] 专访知名科幻作家韩松:科幻是一种高超的 现实主义文学 2017-10-14

    作家韩松。(受访者供图) 《医院》 韩松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6年5月 如何思考我们时代的医疗变局?怎样理解宇宙尺度的病与痛?这是知名科幻作家韩松的科幻现实主义的解决之道...

  • [访谈] 张炜:用童心抵御生活的阴郁 2017-10-14

    [摘要]一个写作者认真生活,有正义感,不搞机会主义,心胸开阔一些,这些要做到并不容易。因为社会是个大染缸,生活中有善有恶,实在是污迹斑斑,无论怎么喜欢歌颂生活的人都...

  • [访谈] 七十年前,奥威尔为从事文学算了一笔账 2017-10-14

    发表奥威尔答卷的《地平线》杂志 尚未出齐的《乔治·奥威尔全集》 ○陈焱(译者) 一九四六年,英国《地平线文艺评论》杂志以“从事文学的代价”为题,邀请乔治·奥威尔与几位作...

  • [访谈] 对话:写实的激情,把人引向生活表象背后 2017-10-14

    嘉宾:王安忆 作家、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 陈思和 评论家、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 无论是文学还是艺术领域,正涌现着一股写实主义的激情,对于现实的写实主义式表征在全世界复兴。庞...

  • [访谈] 宋晓杰:做一个无所用心的人 2017-10-14

    “回想那段不寻常的时光,我愿意用新鲜和偏得来定义。因为我没读过大学,是诗歌给了我额外的补偿,把生命中缺少且我很在意的重要一环“合上”。虽然与具体的学业无涉,也没拿...

  • [访谈] 对话:忧伤总是让我不要忘记个人体验 2017-10-14

    兴 安:从1987年我们在《北京文学》黄山笔会相识,于今已近30年。当时你刚刚发表了《冰凉的阳光》和《博格达童话》两部中篇小说。即使现在看《博格达童话》也依然让我感动,那种...

  • [访谈] 金宇澄谈《回望》:关于父亲,能写的就这些 2017-10-14

    [摘要]大时代变更,在他们那时候说,就是“洗涤”,从观念到内心,由内到外的置换,个人作用在那时代降到了最低点,强调集体重要升到了最高。 《回望》是金宇澄自《繁花》(获...

  • [访谈] 学术与批评是人生的一种方式——孟繁华教授访谈录 2017-10-14

    《当代文坛》高端访谈 主持人语: 程光炜 高端访谈是访谈形式的一种,只不过这次选择作家批评家中影响比较大的人选,故名。所谓访谈,实际是很难做的,并不是把采访对象联系好...

  • [访谈] 滕肖澜:写作也是手艺活,要有手艺人的虔诚与敬畏 2017-10-14

    导读 滕肖澜偏爱从日常生活中挖掘素材,她笔下的人物都是生活中可以想见的人,不太好也不太坏,不太富有也不至于活不下去。他们平凡地生活,并为之努力。由此,她的小说大多写...

  • [访谈] 西川:每个时代都要发明新词 生活才能往前走 2017-10-14

    编者按: 语言的腐败,是深层的腐败。语言的死亡,是最后的死亡。语言的新生,是一切的开始。 “历史本身要求语言变得非常的复杂丰富,非常有开合度和自由度。对于一个写作者...

  • [访谈] 文艺工作者的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访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 2017-10-14

    中国作协参与主办每年一届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推动当代文学“走出去”。 本报资料图片 2016年11月30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

  • [访谈] 徐中玉:人生健行者 2017-10-14

    2014年12月,徐中玉获上海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蒋迪雯 摄 徐中玉先生所做的卡片 徐芳 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徐中玉先生便是一个人生的健行者。因为这意味着要能够超越自...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