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评论] 章迪思:袁佳乔生命中的八次家宴 2017-10-14
喜欢看张怡微郑重列出每次盛宴的琳琅菜品,好似大幕拉开,才子佳人、帝王将相一一亮相。也喜欢看她每一次笃悠悠以菜肴为话头,一语揭穿主人公袁佳乔心里的爱与怕,譬如“后来...
[作品评论] 邱运华:小说形式与民间文化记忆的生存方式——读夏云华长篇小说《花落古城 2017-10-14
夏云华先生近期出版了长篇小说《花落古城》 (中国文联出版社,2016年版),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如果说,最初的兴趣主要出自小说的题材属于文物保护和民间文化主题的话,那么...
[作品评论] 陈卫:当下如何整理我们的诗歌——读《五人诗选》 2017-10-14
1986年,“朦胧诗”热潮趋于平稳之时,作家出版社为舒婷、顾城、江河、杨炼等“朦胧诗”代表诗人合出过一部《五人诗集》。时值大批年轻校园诗人呼之欲出的时代,这部诗集的影响...
[作品评论] 赵瑜:《陌上》,付秀莹的乡村世界 2017-10-14
付秀莹用近乎金瓶梅式的语言将我们带入一个色彩丰富的乡村世界,将我们带入表面欢快却满是苦楚的底层世界。 读付秀莹适合喝红茶,红茶暖胃,可以治疗因小说情节变凉而生出的涩...
[作品评论] 阚秋莎:别样的城市书写与另类的英雄情怀 2017-10-14
(《潮退无声》,杨志军著,作家出版社2017年2 月出版) 纵观文学史,城市书写一直是诸多文人心中隐秘的思念与情结。早年作为德意志殖民地、日本奴役区、国共争夺要地的青岛,又...
[作品评论] 秦玉兰:小楼春秋,白驹过隙——《特别输送》的另一种解读 2017-10-14
西方知识界一向有偏爱侦探小说的传统,例如维特根斯坦什么文学作品都不读,只看侦探小说。毛姆在《总结》中说:“喜欢听故事和喜欢看跳舞和摹拟表演……同样是人性的自然倾向...
[作品评论] 长篇小说《北方原野》——草原母题下的现实主义思考 2017-10-14
《北方原野》是我区蒙古族小说家孙泉喜的首部长篇小说,是一部牧区现代化改革进程的纪录史,是草原题材的生态小说。该书被列为我区《草原文化重点作品创作扶持工程》第五辑,...
[作品评论] 童程东:为了不再蒙尘的鲜花——评王学海长诗《神奇的挪动》 2017-10-14
长诗切忌小题大做,拉长篇幅,内容平庸,平冗散缓,没有任何曲折变化,起伏开合。然而,读王学海的长诗《神奇的挪动》 ,始终感觉到一种生命的律动,百转千回,由弱渐强,犹如...
[作品评论] 陈建宾:叙事诗、风土画与歌谣——重读《呼兰河传》 2017-10-14
多年前读过《呼兰河传》,那时年轻,留下的只是一个浅浅的影子。多年过去了,我已经历许多风霜,愈益为思乡的情结所苦,重读得到的是深深的幸福与感动。 《呼兰河传》是萧红的...
[作品评论] 陈思:韩松的“强度”——以长篇科幻作品《地铁》为例 2017-10-14
韩松的《地铁》,其直观的感受是“有劲”、“狂躁”或者“强烈的”(intense)。它的文体暴烈、不羁而破碎,咀嚼起来甚至带着绝望的沙砾。面对这样的作品,批评家必须要回答如下...
[作品评论] 杨建民:何处家园寄乡愁——读李汉荣散文集《家园与乡愁》 2017-10-14
在国人许多游历欧洲的文字中,有一些记述给人很深印象:近两千年时光销蚀的古罗马斗兽场,残破但巍然屹立,令人惊叹;之下不用说,千年,数百年的建筑,所在多多。人们常常可...
[作品评论] 河北小说创作月点评——2017年2月 2017-10-14
《观众席》王秀云,青年文学2017.3 《我们不配与蚂蚁同归于尽》王秀云,天涯2017.2 《老鲁那年冬天的烦心事儿》单杰,小说月报·原创版2017.1 《戏斗》杨辉素,小说月报·原创版2017....
[作品评论] 白烨:“人民”名义下的殊死博弈 2017-10-14
《人民的名义》:周梅森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读周梅森的长篇新作《人民的名义》,并观看了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出的同名话剧,感触颇深。他的作品,并不纠结于腐败事件本...
[作品评论] 庞余亮:带着岁月温度的手写体 2017-10-14
作为爱读书的乡下人,我平生最不喜欢两类人,浪费粮食的人,抛掷好文字的人。后一种人更甚。 谁能想到,孙昕晨就成了后一种人。 这个夏天的黄昏,在电话那头,昕晨很缓慢地说...
[作品评论] 黄春宇:雄浑瑰丽飘逸间——喜读“画家散文”《大地的皱纹》 2017-10-14
作品:《大地的皱纹》作者:陈奕纯 据中国作家协会官网和《文艺报》上公示的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入围名单,当代具有影响力的书画家、作家陈奕纯,凭借上海文艺出版社推行的散文选集...
[作品评论] 姚利芬:《东方华尔街》——跨越时空的爱恨情仇 2017-10-14
天地出版社,2016年4月,定价39元 创作出《十万个为什么》《小灵通漫游未来》等优秀文学作品的叶永烈近期放弃熟稔的科幻题材,走向历史与现实。厚重的长篇纪实文学创作为读者打...
[作品评论] 崔国发:苹果一样落向你的星球 2017-10-14
在灵焚、周庆荣主编的“我们·散文诗丛”第三辑中,我特别注意到王崇党的《出神》。正好,这个书名蓦然唤起了我对散文诗之所能臻境阈的热切期待。散文诗写到最后,果真能出神...
[作品评论] 王学谦:迷狂的激情与智慧──鲁迅《狂人日记》对尼采酒神的借用与共鸣 2017-10-14
鲁迅留日时期受到尼采的影响在五四以后以更为深刻的形式表现出来。30年代,鲁迅在回忆《狂人日记》创作的时候,直言受到过果戈理、尼采的影响和启发。鲁迅《狂人日记》与尼采...
[作品评论] 赵天成:枪手•手枪——周云和《受害人》读后 2017-10-14
香港导演杜琪峰的黑帮片《枪火》里,有一段经典的“手枪互指”镜头:A持枪指向B,B指向C,C指向D,D再瞄准A,形成一个近乎无解的连环套。套子中的每一个人,虽然都处于威胁之中...
[作品评论] 黄国辉:化繁为简的精神重生——读孙惠芬《寻找张展》 2017-10-14
一本杂志读一个月,但一部小说却可以留驻心里很长时间,也许会是一辈子。至少我拿到一六年七月的《人民文学》以来,孙惠芬的小说《寻找张展》便一直萦怀不去。 孙惠芬老师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