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评论] 石一宁:王华《陈泊水的救赎之路》触及了一个时代痛点 2017-10-14
王华的中篇小说《陈泊水的救赎之路》(《民族文学》2017年第1期)中,70多岁老农陈泊水,在被老年痴呆症悄然袭来之际,将自己存了15年的存折送给同村的女人黄秀容。原来,“文革...
[作品评论] 当代缺失与全新开辟:不可忽视的运河文学创作与研究——兼评长篇小说《永远 2017-10-14
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并沿用至今,阅尽三千年华夏水运历史,承载了运河两岸无数中华儿女的人生经历和丰富多彩的事迹。运河之水从一开始就孕育出了运河文学,在运河之滨诞生了...
[作品评论] 郭艳:布满荆棘的“回家之路” 2017-10-14
“在张悦然前辈女生那里,出走似乎都与宏大叙事的主题有关,因为这种宏大的理由,她们的出走具备了政治上的正确性以及行为上的合法性。而在张悦然这里,所有的出走都没有了宏...
[作品评论] 石英:“外松内沉”的语言境界——读长篇小说《财政局长》 2017-10-14
读宁新路的散文作品时,我强烈地感到在他的文学语言中有一种非常独特的素质,这就是表层之下的深度,似乎有一种轻松自然中的丰厚韵味。过去曾有一种说法叫“嬉笑怒骂,皆成文...
[作品评论] 黄平:鲁迅的道路 ——重述鲁迅与80年代的“现代文学” 2017-10-14
内容提要 作为“鲁迅研究”之研究,本文尝试追问,鲁迅是如何、又是在什么理由上“重返”80年代的知识界的?当时的研究成果如何沉淀为文学史的“公共经验”?基于此,本文以发...
[作品评论] 王春林:透过一隅窥见世道人心 2017-10-14
杨晓升的中篇小说《病房》(载云南“大益文学”书系第二辑《城》,漓江出版社2017年2月出版),选择病房作为故事发生地。在作品中,病房这一公共场所,成为作家切入社会现实生...
[作品评论] 汪政:大历史中的个人史——评房伟的小说《中国野人》 2017-10-14
2016年的小说创作可说的话题不少,其中之一就是不少理论批评家写起了小说,并且有不俗的表现。吴亮在这一年出版了他的长篇小说《朝霞》,李云雷创作了不少颇受好评的短篇小说,...
[作品评论] 胡燕春:以文学的方式阐释环境伦理——麦家“回去”系列小说评析 2017-10-14
以伦理视角审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道德关系,是麦家近年持续创作的“回去”系列小说的主题。综观该系列业已问世的《日本佬》《畜生》等小说,可以发现,麦家一反其创作多以丰...
[作品评论] 郭宝亮:《长城》“新锐展”三篇小说读后 2017-10-14
读罢《长城》“新锐展”栏目的三篇小说,我不禁眼前一亮,兴奋不已。清寒的名字虽然也不断见诸于报刊,但她依然是一个成长着上升着的作家,而贾九峰和闵之萍的的确确是新人了...
[作品评论] 刘克邦:心中的大树——读龙长吟先生《治守之道》有感 2017-10-14
年初,去湘南采风,行车途中,看到这样一幅画面:在重峦迭嶂、连绵起伏,苍穹佑护、田园簇拥中,有一座山特别抢眼,令我为之心动。倒不是它那屹立在苍翠、清丽中巍峨、妩媚的...
[作品评论] 梁鸿鹰:讴歌昂扬于天地间的信仰与精神——读谌虹颖《放歌天地间》 2017-10-14
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更需要有坚定的信仰,那种昂扬的气概,富于干劲、可以给人前行气力的精神,从来都是民族和民众在前进的道路上所迫切需要的。在我们过往的历史和火热的现...
[作品评论] 郜元宝:一篇被忽视的杰作——谈汪曾祺的《星期天》 2017-10-14
1 我大概是2000年左右第一次读到汪曾祺短篇小说《星期天》,从那以后,一旦有机会就逢人说项,到处夸说《星期天》的好处。但迄今为止,《星期天》似乎还是不太有名。用口口相传...
[作品评论] 仲济强:为热带人语冰——浅析《呼兰河传》的形式探索 2017-10-14
【摘要】: 萧红以其对历史真实的独特理解,尝试了一种新的还原乡土空间特质的小说形式,既继承了鲁迅“为热带人语冰”的衣钵,又脱离了彼时左翼乡土小说的先验窠臼,也为后来...
[作品评论] 贺绍俊:关于乡村的宏大叙事 2017-10-14
《复活的世界》:阿慈兰若著;作家出版社出版。 阿慈兰若的心有多大,读他写的《复活的世界》就知道了。《复活的世界》由《灵魂史》和《大地史》两部小说组成,两部小说写的都...
[作品评论] 时光尽头的漫游者——周洁茹的香港小说简论 2017-10-14
上世纪末,周洁茹作为当时“七零后”写作的代表人物曾在大陆文坛引起过不小的轰动。而新世纪初她突然封笔赴美,杳无音讯十多年。当人们一度以为当代文学史中有关她的文字已经...
[作品评论] 邵部:从生活抵达历史——评周煊璞的《多湾》 2017-10-14
“谁是贫农?谁是贫农?你才是贫农哩!”在土改工作会议上,章守信如是说。而后当工作组去章家做思想工作时,季瓷也这么说:“俺一家几辈喂牲口种地,起五更搭黄昏纺花织布,...
[作品评论] 殷健灵:曹文轩,藉《穿堂风》,重做“探路者” 2017-10-14
曹文轩 《穿堂风》,曹文轩/著,天天出版社2017年4月第一版,25.00元 虽然人生常常催人泪下,但文学存在的价值却是现实的超脱,将人生艺术化。 “曹文轩新小说”的命名大概不只因...
[作品评论] 王川:“小说证史”,近代西南社会、族群之文学思考 2017-10-14
从小说发现历史,向为史家之强项。陈寅恪先生“以诗证史”为世所知,其实并非他的首创。至于现在,“以图证史”等涌现,撩人耳目。陈寅恪先生早年曾撰写有《韩愈与唐代小说》...
[作品评论] 宋毅萌:失落的记忆——《向西,向西,向南》阅读札记 2017-10-14
“苹果是甜的,柠檬有点酸;太阳东升西落,而毛毛虫总有一天会变蝴蝶的。”就像对于自然界里那些常识的确认一样,根据以往的阅读经验,在打开一本小说之前,我们的心里其实隐...
[作品评论] 隋桂悦:谁能解救一个拒绝解救的人——王斌《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解读& 2017-10-14
小说《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中,王斌以冷静、客观写实的笔法构造了一个超现实的故事:在一个不入流的电影学院,滑稽可笑的学生吴正大痴恋着电影圈的一位“女神”。同一宿舍的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