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不见树木,怎知春色如许

http://www.newdu.com 2017-10-12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 邓虹 参加讨论
2016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Top10 不见树木,怎知春色如许


    去年,我跟着农历走了一年。在24个节气日里,定点定时观察、拍摄、记录我任教的校园中花草树木的变化。
    这个过程很充实,令人兴奋,但还是觉得缺了点什么,如果能早一点看到这本《怎样观察一棵树》,我的观察和记录一定会更加扎实有力。
    正如这本书的副标题“探寻常见树木的非凡秘密”所示,书册在手,如同握着一个藏有秘密的小书匣:翻开硬皮封壳,躲在匣子里的裸书落入你的掌心。青绿色帆布贴面的书脊,诱惑着你的指尖去摩挲。扉页从头到脚挂着一长串蝉翼般的翅果,吸引你去撩动。待你掀起标题页那连枝成片的硕大果绿色叶片时,你已经不知不觉变成书虫,钻进书中,啃食起那些动人的字句来。
    这是一本有魔力的树之书。书页的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缀满了五彩斑斓的枝叶花果,那是摄影师和装帧设计的匠心独运,而真正神秘的魔法师就是你我身边的大自然。
    这个魔法故事的记录者南茜女士,是园艺专栏作家,路易斯·金特植物园的教育主管,40年来一直在写关于树木的文章。她和她的摄影师搭档鲍勃曾经花了4年时间描述和展示弗吉尼亚最美的树木。接着又用两年时间,联手创作了《怎样观察一棵树》。创作这本书,为的是在“植物学家和普通树木爱好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人们走出家门,去探寻我们所观察的那些树木现象,“以一种全新的眼光去看待树木”。
    南茜和鲍勃用他们几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珍爱树木、守护自然的前提是观察、观察、再观察。所以,他们把歌德的名言镌刻在第一部分“观树”的最前端:“思考比了解更有意思,但比不上观察。”所以,他们毫无保留地跟读者分享了自己几十年的观察策略,使普通人也能够树立信心,迅速掌握一些植物研究的基本技能:
    长时间观察一棵树木的同一部件,大小不拘;
    向下看而非向上看,可以看到更多;
    找一名好向导(博物学家、生物学家、资深园丁、树木管理员等);
    接触精通博物学的新邻居——互联网;
    读树木专家和有才能的博物学家写的书;
    配合绘画、摄影、记日记;
    有助于保持观察习惯的方式——注明日期;
    借助扫描仪、望远镜、放大镜、相机放大镜等设备。
    与此同时,不断激励读者走进自然。“总的来说,最有助于增进对树木的理解,提高对树木的审美能力的三件事就是接触、接触、再接触。”
    或许你会说,这些树对于中国人而言太陌生,太遥远,于是你断定这本书的价值会受地域局限。其实南茜和鲍勃想要告诉我们的是,“进行有意义的观测,并不一定需要一片荒地或一个植物园。后院,甚至是一块废弃的地方就行了。树木观测中最大的障碍就是认为我们熟悉的场所没有值得观察的对象。”“其真正的价值在于在各种来自社会和个人的干扰下,依然保持的好奇心……它要求你聚精会神,让你去关注某些能够不断引发好奇心的事物。”
    排除干扰,保持好奇心,多么重要的提醒!
    好奇心是人类进步的动力和源泉。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是教育的根本。
    真想立刻带着学生去寻访树木,去验证这神奇的生命体带给南茜的神奇启示。
    (作者邓虹,系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

《中国教育报》2016年12月26日第9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