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真正的诗歌都不需要太长的序言。真正的诗歌有时候甚至并不需要作者和读者。就像这本书——《五人诗选》——也许可以谐音为《无人诗选》。 没有人的地方,诗歌还存...
《飞满金翅雀的下午》是诗人曾思艺创作30多年来“对过去的生命和自己在生活中对生命、自然、心灵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感受、思考的纪念”。从激情澎湃的80年代到科技腾飞的...
从《无土时代》到《天下无贼》,赵本夫始终在追问着土地与生存的关系。面对城市生活日益丰富、节奏日益加快的现状,赵本夫作为当代的著名作家,始终坚持着对土地的信仰。赵本...
门头沟是抗战老区,邓华、宋时轮、萧克等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先后在这里建立平西抗日根据地,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留下许多闪光的历史遗迹和感天动地的传奇故事。 李文斌...
宴席好摆客难请。简小恬做了丰盛的饭菜,请的主客却没来。或许永远也不会来了。犹如打翻了的高压锅中的糟辣扣肉,一地狼藉。翻开邓一光的短篇小说《你可以做无数道小菜,也可...
上海作家王安忆的中篇小说《向西,向西,向南》(《钟山》2017年第1期)题目已够长的了,而我这篇短文在原来的题目上又加了三个字:不回头。是的,不回头,“太阳照耀大地,前方是...
《谷文昌》 吴玉辉 著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和福建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的《谷文昌》一书中写了一个香炉,端正地放置于福建东山县赤山林场谷文...
锦璐的散文集《绚丽之下 沉静之上》打动我的地方,是她对树的描写。该散文集那篇一万多字的压卷之作《重返故乡:一个旁观者的自白》里写到她2015年夏天重返乌鲁木齐故乡,回到...
《还魂记》是鲁迅文学奖得主陈应松的长篇小说新作,作家深刻扎根中国传统与中国经验,借重楚地文化的民间信仰与习俗,让鬼魂来担当小说叙述主人公,多角度呈现了灵魂归乡的所...
小说《命运之魅》插图 关注作家张策及他的创作很久了。 张策是一位“随和、低调、不说谎”的人,也是“被俗务缠身”的人,更是一位勤劳耕作的人。在“俗务缠身”的境遇中,他...
马一浮 陈寅恪 钱锺书 《学术与传统》 刘梦溪 著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学术与传统》是刘梦溪先生的学术论文精要选编,围绕学术与传统的题旨,分上、中、下三卷,内容则厘为六分卷...
报告文学应当是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是感应社会的神经,是应对社会生活的手足。报告文学对于当前文艺创作的重要性不需多谈。作为“中国精神·我们的故事”丛书主编,具体到其...
“文学史”这个词从西方传入中国也就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清末民初,国人所撰的中国文学史以论述诗词文赋居多,几乎没怎么提到小说,这与孔子说的“君子弗为”的观念恐怕不无关...
《无与伦比》是一部奇怪的小说,如果把它作为小说来阅读。 在阅读的层面,它打败了我,既使我厌烦于小说情节缺少波折、小说人物缺乏动作,以及“节奏错乱”的一次次闪回;又迷...
2016年12月,在上海市作家协会举办了张忌《出家》作品研讨会。会上,近20位文学评论家分别对《出家》这本书和张忌的创作展开讨论。 以下为研讨会精编记录 程永新(作家、《收获》...
未来大银河时代,东始星的睡豚濒临灭绝,“精卫号”开始与盗猎者斗智斗勇,然而,死亡却不是最大的残忍,伪善也不是最黑暗的阴谋。一切都是另有隐情…… 本书作者:凌晨,著名...
1 平白,老练,幽默,节制。郑在欢的《驻马店伤心故事集》实在是好看的。 这是一次愉快而流畅的阅读。这种不时令人击节的好看,对于一个多少困囿于“教条式阅读”的人来说,的...
用时三天读了《中国作家》杂志2017年第六期刊发的四川作家税清静长篇小说《大瓦山》 。掩卷之余,几乎没有犹豫就给出了自己的指认,这是一部川地彝区版的《活着》 ,其沉潜诞生...
卢游的诗所追求的是一种生命情感状态的纯粹性,这是优秀诗歌作品创作的一个显著特质之一。虽说诗人表现于作品中的性质不同的纯粹情感,有时是他的生命情感世界在某一瞬间的一...
郭雪波的《那根结有疙瘩的攀绳》(《民族文学》2017年第4期)是一篇意味深长的小说。小说描写了乡村中伦理生态的微妙变化,当年拜过把子的三个兄弟,洪泰吉、胡拉、獾子浩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