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何言宏:2016年诗歌,转型时代的“生命个体的底色” 2017-10-14
“我在2016年的中国诗歌中,颇感欣慰地读到了一个又一个不同状态的意蕴丰富的个体主体,这一个体诗学最为核心和最基本的因素在很多诗人、在他们不同题材、不同内容和具有不同的...
[综述] 丁晓平:报告文学的“几何学” 2017-10-14
几何学,是数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空间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的相互关系等。报告文学十分类似“几何学”,它可以说是真实记录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己在“世界”这个“空间...
[综述] 李朝全:精练地讲述中国新故事 2017-10-14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两年多来,文艺领域呈现出了可观的新气象新风貌。“深入基层、扎根人民”,成为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思想共识,并且在实际创作中积极加...
[综述] 2016年文情述要:丰繁中染乎世情 活跃中感应时序 2017-10-14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刘勰关于文学与时代相互关联的这句名言,已为文学发展的历史演进所不断证实,更为当下文学的历时新变所充分印证。 2016年间,纪念长征胜利8...
[综述] 杨汤琛:晚清域外游记与中国散文的现代性嬗变 2017-10-14
摘要: 晚清域外游记作为生成于中西文明交汇点上的散文书写,最早因域外经验的进入,突破了古文的义理藩篱,西学新知替换了儒道性理,形成了中国散文史上前所未有的精神世界;...
[综述] 霍俊明:热潮中的滚石,或静默的舌根 2017-10-14
滚沸现场与百年游踪 多样化的诗歌传播方式、出版渠道的拓展以及社会影响度的提升是不争的事实。诗歌与公共空间的对话、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跨界与融合成为年度话题。这似乎都在提...
[综述] 李彦姝:“往来交通”的文学功能及美学意蕴——新时期以来文学语境中的交通 2017-10-14
摘要: 交通工具常以寻常或不寻常的角色进入文学语境,作品人物依其往来交通,乃至生产和生活。它也是作家进行空间想象的重要手段,动静之间蕴含着丰富的文学功能及美学意蕴。...
[综述] 里下河文学流派:“水”气浸染的艺术神韵 2017-10-14
文学与地域的关系一直是文学史上令人感兴趣的话题,地域作家群的研究也是学界关心的一个重点。一些文学流派和作家的名字,自然而然与他们生长的那片土地联系起来。中国古代许...
[综述] 丁晓原 王晖:报告文学,抒写大时代进行曲 2017-10-14
“近五年来,报告文学创作的生产力得到了充分的激活,老中青三代报告文学作家以人民为中心,以创作为根本,努力写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居处“全媒体”时代,报告文学固...
[综述] “永嘉文脉与当代小说学术研讨会”探讨——自在成长的温州文学 2017-10-14
“30多年前的温州,没有火车、汽车,唯一的出路只有海上。”作家张翎对故乡的记忆,或许可以代表许多人。相对隔绝,是温州的地理特征,也是温州文学特定的印记。近日,“永嘉...
[综述] 移民文学:从激情燃烧的岁月,到归与不归的抉择 2017-10-14
2000年初,我在《世界华文文学概要》一书中,写了这样一段话:“世纪之交,在华文文学世界里有一种新兴的繁华茂盛、绚丽多彩的文学现象,令人瞩目。这在世界华文文学正面临着文...
[综述] 阎晶明:风雅传承中的时代脉动——江苏新时期小说掠影 2017-10-14
用地域概念界定和划分作家群体,强调地理上的一致性,进而在不同作家的创作中间寻找“统一性”风格,这是现代以来分析作家创作的常用方法。即使今天已经进入了作家审美各有追...
[综述] 赵炳鑫:跟踪 观照 引领 建构——浅谈宁夏文学批评 2017-10-14
当代中国文学批评承载着丰富的思想内容,走过了30多年曲折复杂的历程,经历了一个思想流变与语境转换的动态演进过程。宁夏文学批评从大的脉络上呼应了新时期中国文学批评的精...
[综述] 夏 烈:展示多元发展 倡扬精品气象——2016年度中国网络小说排行 2017-10-14
2016年“半年榜”背后的大量初选作品中仍然透露了诸多中国网络文学一贯的问题,比如同质化、唯商业化、创新力弱、语言粗俗、格调不高、情节荒诞不经、难以自圆其说等等。面对这...
[综述] 江苏青年批评家如何担当责任? 2017-10-14
编者按:创作与批评,一直被喻为“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作为文学大省的江苏,如何营造文学批评的良好生态,发现和培养青年批评家人才,建设一支高品质的江苏青年批评家队伍,...
[综述] 霍艳: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的新趋势 2017-10-14
徐则臣《跑步穿过中关村》英译本 路内《少年巴比伦》英译本 麦家《解密》英译本 中国在与海外文学上的交流存在着巨大的逆差,这中间存在着文化差异的问题,也因为缺乏优秀译者...
[综述] 王兆胜:近百年中国散文诗的成就 2017-10-14
摘 要 与其他文体一样,“散文诗”参与了近百年中国文学的建构,并取得巨大成就。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它脚踏实地、内含丰富,既能反映时代风云、社会现实,又能表现人生、人性、人情...
[综述] 以文学为轴心讲述中国梦——近五年来国产电影回眸 2017-10-14
这五年,对于中国电影来说,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文化产业作为国家支柱性产业,之后一系列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举措出台。11月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
[综述] 李伟民:政治化语境中的经典阐释——与文学批评同构的莎学研究 2017-10-14
摘 要 本文对20世纪50—60年代处于政治化语境与文学批评大环境下的莎士比亚研究给予了梳理。这一时间段的中国莎学研究特色与当时的政治环境、政治形势有难以拆解的联系,同时也...
[综述] 张丽军:文学新鲁军之签约小说家“英雄榜” 2017-10-14
近年来,山东青年作家在省作协签约作家机制的大力激励下,已经从鲁军新锐逐渐成长为文学新鲁军。在山东省第三批和第四批签约小说家里,刘照如、王方晨、宗利华、柏祥伟、凌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