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 [文化时评] 热衷重复出版当心弄巧成拙 2017-10-14

    重复出版不算新鲜事,但这种现象近年来呈现愈演愈烈之势,不能不令人忧虑。中国版本图书馆近日公布的2013年至2016年8月CIP数据,即明白无误地显示出重复出版图书数量在不断增长,...

  • [创作谈] 三折画——《甲骨时光》创作记 2017-10-14

    陈河 1999年初,我举家移民到了多伦多。刚到这个城市时还无所事事,就先到处游玩。我去了位于布鲁尔街的安大略省皇家博物馆,惊奇地发现这里有许多珍贵的中国文物,有大量的精...

  • [文化时评] “家训文化”不能丢 2017-10-14

    【 光明谈 】 日前获得全国文明家庭称号、来自重庆武隆的杨兴明家庭,一家121人,五世同堂,亲慈子孝、兄友弟恭。家庭代表黄春红总结道,这源于祖上传下以“忠、孝、勤、德”为...

  • [百家争鸣] 张炜:文学建筑应具有一种久违的雄伟感 2017-10-14

    从线性到并置 由于我们的写作者急于和受众在一个共同点上达成默契,需要被更多的人在更短的时间内接纳,也就恨不得舍弃文学的“门”,即离开语言,直接来个“跳墙而入”。所有...

  • [创作谈] 当“朝霞”升起的时候 2017-10-14

    《朝霞》属于老文化人的“新作”,读来有一种老辣浑厚却生动新鲜的阅读体验。作家吴亮,如同我们认识的批评家吴亮,从不愿“不按常理出牌”。《朝霞》既有旧日先锋文学“老炮...

  • [文化时评] 图书漂流还须适应国情 2017-10-14

    最近,英国明星艾玛·沃特森在伦敦地铁故意丢书并号召乘客带回家阅读,引发轰动效应,“地铁丢书大作战”因此成为中外网络上的热门话题。在这个手机阅读、浅阅读大行其道的时...

  • [百家争鸣] 既要甘于坚守,又须勇于拓展——文学期刊应对新挑战之我见 2017-10-14

    文学期刊的生存与发展,因为关涉文学创作、文学生产与文学阅读等诸多方面,一直牵动着文学领域里最为敏感的神经。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文化生活的剧烈变化,以及文学自...

  • [文化时评] 文艺家的杰出贡献是精神价值的丰碑 2017-10-14

    原标题:文道与世道(感言) 中华文化传统的特点之一,是注重世道人心建设,并视文艺为世道人心的映象,也是对世道人心施以影响引领的重要抓手。 《尚书·大传》中以《卿云歌》...

  • [创作谈] 以艺术批评为“志业” 2017-10-14

    王国维著《〈红楼梦〉评论》 中国小说史略 艺术批评在当前特别活跃但又问题丛生,不仅受到学界瞩目,更吸引社会各界的关注乃至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基于此,我们北京大学艺术学...

  • [创作谈] 我的梦开始的地方 2017-10-14

    从中国的版图上看,我的出生地漠河居于最北,大约在北纬53度左右。那是一个小村子,依山傍水,风景优美,每年有多半的时间白雪飘飘。我记忆最深刻的,是那里漫长的寒冷,冬天...

  • [文化时评] 有一种书香弥漫叫“电子深阅读” 2017-10-14

    今年办卡读者突破80万人,前10个月新增读者21万余人;图书馆的电子阅读用户超过85万余人,数字资源累计访问量已突破3300万次,资源下载量达到1031万篇……11月18日,宁波大学园区鄞...

  • [创作谈] 沙砾或小蟹 2017-10-14

    1. 第一个短篇小说 《一个下午的延伸》是我的第一个短篇小说,写它时我还在县里工作。县是修武县,单位是县委宣传部新闻科。我1994年从乡下上调进来,一进来科长就教育我说:“...

  • [创作谈] 小说贵州与乡村的现代性悖论 2017-10-14

    贵州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经典形象是鲁迅提出的“古远的贵州”。蹇先艾在《水葬》等小说中揭露了古远大地上的原始民俗和野蛮人性,鲁迅认为这种带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小说塑造...

  • [百家争鸣] 时嘉琪:当代,我们如何感受乡村? 2017-10-14

    如果要追溯,那么往前想,再往前……大概能想得到《诗经》。一个地方,诚然有时代的印记,可歌咏的却仍不过是此地的人们最寻常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这一切又和地里的庄稼一...

  • [创作谈] 我写鲁迅传 2017-10-14

    编者按 《搏击暗夜——鲁迅传》是鲁迅研究专家陈漱渝先生竭尽心力之作,也是一部以资料考证见长的史传。作者以时间为经,重要的人生场景、事件为纬,通过对鲁迅先生行迹的考辨...

  • [创作谈] 西部诗歌创作的新语境 2017-10-14

    近代历史上,由中国西部掀起的文化潮及其文学潮有两次。一次是在20世纪初,随着一批又一批域外探险家在西部的活动,他们的游记、科考报告公之于世,成为世界以稀奇的眼光猎赏...

  • [文化时评] 讲好故事才能跨越文化差异障碍 2017-10-14

    【 文化评析 】 日前,张艺谋导演的新片《长城》再度引发对中外合制的关注:这不仅是中外合作发行的电影,影片的主演、编剧、特效团队等均有不少外国人,其故事本身也是一个欧...

  • [百家争鸣] 董大中:批评需要方法的创新也需要学派的创立 2017-10-14

    梁静的名字我是第一次看到,它跟《交叉小径》联系在一起,一本新出版的书。随便挑了几篇来读,就形成了这个题目。再读大部,验证我的看法,觉得可以成立。 这是值得注意的一个...

  • [百家争鸣] 从创意写作学角度重新定义文学的本质——文学的创意本质论及其产业化问题 2017-10-14

    对于文学的本质问题,每个时代都应该给出自己的回答,如果我们能跳开反映论单一视野,从创意本体论角度来看待文学,我们将能为认识这个时代的文学创作及其产业化问题打开更加...

  • [文化时评] 多些“悦借”的巧心思 2017-10-14

    【文化评析】 古人云,“书非借不能读也”。不过,碎片化的读屏时代,逼着大家到图书馆去借书读,似乎也不是件容易事。现在,足不出户、点下鼠标就能购物与收货,脑洞大开的网...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