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百家争鸣 >

时嘉琪:当代,我们如何感受乡村?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十月》杂志 时嘉琪 参加讨论


    
    如果要追溯,那么往前想,再往前……大概能想得到《诗经》。一个地方,诚然有时代的印记,可歌咏的却仍不过是此地的人们最寻常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这一切又和地里的庄稼一样,和每一季不同的田里的景色一样。《南园村》的每一则故事都是田间陇头的悠荡的小调、邻间的低语,绝无关教诲、无关指导,也不见有僭越的震耳的作者的宏音,文章只展示生命本该的样子。
    和初民社会一样,这里有怀情的羞红脸的青年,在田垄两端悄声地传达情意,而这大胆的待嫁女子甚至比那“静女”还要活泼可爱;这里也有思夫的少妇,虽不孕但仍勤恳,而她的孩子却比丈夫来得更早;这里更有“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的无奈,这雨又顺势夺走了没娘孩子的命,可见得这无奈更是悲恸;这里当然还有失怙的幼子,他的哭,又引起多少人伤怀……这种种召出读者深沉的感动或悲伤的人生命途,是超越时空的。
    诚然,这些关照普遍人性、人情的故事也有它们的特殊,和可以想到的中国现当代书写乡村的作家们一样,譬如沈从文的“湘西”,莫言的“高密”,谢尚发致力于讲南园村的故事。作者大概深感于那湘西世界的古朴、纯美,也艳羡高密东北乡发生的奇闻异事,所以我们看到的南园村,天空清朗,白云团团簇簇地茂盛着,一望无际的庄稼地,农作物“啪啪”地拔节,洁白而掺着红色的芝麻花,挺立的玉蜀黎——这一切都令人向往。都市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作为乡村的对立面在南园村的故事里也是隐而不见的,我们大可以将此与《边城》《长河》相对照,看成是对沈从文的致敬。并且此地的故事也有神巫般的魔幻色彩,虽不成仪式,但人们心中还是崇鬼敬神,这正也是千百年来中国农民的心思。
    这些靠地吃饭的农民也依然有些愚昧,还见得有些狭隘,生活还是灾祸临门,只能无可奈何的抗受。这背后有作者沉重的叹息,虽然这叹息声在文中是听不见的,作者总在感情最该四溢处刹了尾,但他的态度始终是深沉的。他的南园村和中国当下多数的村庄一样,生于斯的人们渐渐离开了土地,青年人尤其对农民身份情感复杂,一方面,在城市中受挫的青年人“回家种地,土地爷不嫌人”,另一方面,他们也感到焦躁,成家立业所需的钱又岂是土地能轻易供给的,何况村里的姑娘们也希望找城里人,将此视为更好的婚姻机会。除此,他们自己也渴望着乡村之外的经历和见识。至于那些武功招式般利落的农作技艺——抡着钉耙刨,一钉耙翻出一嘟噜红薯,老鼠儿一样的——他们讲叙起来都染上了怀旧的意味,要他们自己做起来却:“刨起来,很卖力,抡起钉耙多高,泥巴都带起来老高的”,红薯刨烂了不少。他们少了些对土地的耐心,少了些对农作物的喜爱。总之,他们在土地上难以安心。故事中留在土地上的人,或老或幼,或身有残疾,总有不得不留下的理由和无奈。如果青年的去向关乎乡村的未来,那么作者此地提出的问题是,乡村的未来如何?
    然而这些农民也更是勤劳的、耐苦的、乐观的。男人出外打工,女人一样挑得起家里的大梁,或者青年人的父母,也一样做农事,为孩子的将来悉心盘算着,村里的老医生不辞辛苦的到各家问诊,还往往贴补人家白事的钱。作者深爱着这些诚恳度日的人,所以将他们塑造得如此可爱,古板羞涩中有对生命的强力和勇猛的一面。隐隐地,这里含着作者的感激,如果我们能将他们身上的品质视为土地的品质、乡村的品质的话。作者的姿态是温驯的,有着面对长辈聆听教诲的意思,这也和赵树理对农村老一辈农民的敬意是同质的。可作者的姿态更见得低,他忧心于乡村未来的命运,却没有试图指出一条出路(这也许与他自己也是乡村的“出走者”有关系),他尊重生命的本来样态,却希望着这勤劳坚韧的农人的品格可以被传承、传播。
    这已不是呼痛以“引起疗救”的时代了,社会聚焦的中心是经济发展的快慢,都市梦压抑住了田园牧歌的梦,而在都市畸梦的边缘,作者“制造”了一系列令人悚惧的乡村的死亡。或是一家人接连罹难,或是在田垄上奔跑的少年被雷电击倒,这些生命的遽然逝去让人惊心,这些未被安置的死亡凝成了幽灵般的挥之不去阴影。死亡除了是乡村无可避免的衰落的隐喻,也是使人念及乡村的“入口”:那四时有序的乡下,那梦里才有的宽阔的田垄和不见边际的庄稼,那苍蓝的天,以及那沉默而负重的农人的生命——这些都在不可抵抗的“死亡”的暗示之下。读者大概会感到一些阴森,一直对这些开首尚且美好的故事怀着许多担忧,一直为厄运的到来准备着,这大概可能促使人认真地思考生死。这一例例“微小”的死亡事件于农人的生活是有相当的关切的,然而他们的生活仍然照常,“戏剧性”不怎么属于乡村的常态,这当然并不是麻木,而是认命,类于萧红的“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险,我却自以为得意”。作者借农人之口说:“俺可怜俺娘,可俺拧不过命啊。命里俺娘该死,就叫她死吧。咱没有不管她。”这态度又近于古拙了。作者从来不作弄,不取巧地求耸动的效果,只诚实地呈现出这一切。可这始终是带了些悲凉的,栖居于大城市的我们竟要越过死亡去唤醒一种生命体验,关于乡村的,关于故乡的。
    选自《十月》,2016年第4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