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兹拉·庞德是英美诗坛的重要人物。英美现代诗歌的历史从庞德开始,并且它的发展是与庞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积极倡导与推进意象主义与漩涡派文学运动,成为现代主义诗歌运动...
《郊区佛爷》 [英]哈尼夫·库雷西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帕慕克,胡赛尼,哈金……伴随着近年来版权引进的加速发展,越来越多亚裔作家的名字开始进入国内普通读者的视野,传...
水对于中西方文化来说,都是具有特殊意蕴的事物。自人类在地球上生存以来,水就同人们的命运息息相关,在中西古代神话中,从“大禹治水”到“诺亚方舟”,水已经成为一个负载...
以色列作家奥兹昨在京演讲《爱与黑暗之间》——“让步意味着对生命的尊重” 本报讯 没有讲稿,没有使用自己的母语,却侃侃而谈。昨天,以色列作家阿摩司·奥兹在社科院作了名为...
使用“世界性因素”这一概念来讨论韩东和拉金(Philip Larkin),可以让我们有效地避开使用“世界诗歌”一词带来的不必要的口舌和纷争①。因为,后者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更靠近一...
乔治·爱略特的小说以深刻细腻的心理分析而著称,她较早采用了心理分析这一表现技巧,发展了属于现代小说特征的心理分析。D·H·劳伦斯说:“一切都是从爱略特开始的。是她首先...
《一个人的好天气》 [日]青山七惠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倘若说“孤独”是人生之旅中贯穿始终的旋律,作家则以各自的方式演奏着它。近日又有日本的一名新人加入演奏的行列。...
[作者简介]简·布朗(Jane Brown),女,1943年出生于美国纽约亨廷顿。1965年在雷德克利夫学院(Radcliffe college)获得文学学士学位;1965—1966年到德国汉堡大学学习;1969年和1971年分别在美国耶鲁...
恩格斯在称赞歌德摆脱了“宗教桎梏”时对莎士比亚有所诟病:“歌德很不喜欢跟‘神’打交道;他很不愿意听‘神’这个字眼,他只喜欢人的事物,而这种人性,使艺术摆脱宗教桎梏...
一、乌韦·蒂姆其人其作 1940年生于汉堡的乌韦·蒂姆对中国读者而言或许是陌生的,这位战时出生的作家在同内虽早有名气,但却还未蜚声国际文坛,似乎总是活在上一代作家诸如海因...
Title:Ethical Examination of 18th Century English Drama Abstract:18th century English dramas concentrate on relationships between man and society, between man and his fellow beings, and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he dramatic practice in t...
19世纪后期,英国著名的文学家奥斯卡王尔德(1854-1900)提出了“面具”论。文学艺术家创作作品时,要用一个面具将自己隐藏起来,巧妙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感情,告诉读者面具揭...
近几年来,在中国的比较文学学者中,谈论全球化或全球性问题已经成为一种时髦,这并不足为奇。显然,全球化现象的出现在许多人看来只是当代的一个事件,其实这并非事实。如果...
今年(1999年)是日本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1899—1972)诞辰100周年。 由于川端作品的复杂,无论是在日本还是在我国,对其评论的多歧至今仍为文坛所瞩目。也许包含有...
作者简介:王远年,湖南科技学院中文系讲师,主要研究北欧文学。本文系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2006-2007年度立项课题“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文学经典重构研究”【项目批准号:0606015A】的...
伊塔洛·卡尔维诺1985年9月辞世, 他被认为是意大利当代最优秀的小说家,“欧洲当代文学的旷世奇才”。(注:袁华清译:《白天的猫头鹰——意大利当代中篇小说选》,北京出版社...
《万叶集》,日本最早的和歌集,是日本上代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它奠定了日本抒情文学的基础,从而开创了日本文学史上长期占主导地位的抒情文学传统。《万叶集》大约编订于公元...
德国文学中有关后现代主义的讨论,是由美国文学批评家莱斯利·阿·费德勒引发的。 费德勒1968年6月在弗莱堡大学召开的文学研讨会上(Luckscheiter,2001:31)做了题为《为后现代主义辩护》...
一、《四川好人》的命名问题 《四川好人》在初创时期并不叫《四川好人》,它是作者1939年重新拾起这个题材, 第三次创作时的命名。1939年初,布莱希特准备离开丹麦,继续流亡瑞典...
中世纪波斯文学中最突出地表现出波斯民族的悲剧意识的作品是菲多尔西(公元940年—1020年)的长篇史诗《列王纪》(又译《王书》)。这部史诗长度为六万双行。该史诗所描写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