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历史语言学 >

试说复音词结构关系的复杂性———以“幽寻”、“掩映”等为例(8)


    《孙子·行军》:“凡地有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南朝梁江淹《青苔赋》:“绝磵俯视,崩壁仰顾。”“绝涧”(或作“绝磵”)犹言深涧。唐于邵《送家令祁丞序》:“非奇峰绝壑,则不能运其机;非缘情体物,则不能动其兴。”“绝壑”谓深谷。 
    《汉书·西域传上·罽宾国》:“所以不报恩不惧诛者,自知绝远,兵不至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若水》:“汉武帝时,通博南山道,渡兰仓津,土地绝远,行者苦之。”“绝远”谓遥远⑤,是并列结构。 
    同理,“幽绝”也是并列结构。 
    三 掩映 
    “掩映”是中古近代的常见词语,现代汉语依然使用,但是其含义与结构并不简单。 
    (一)“掩映”的含义 
    1.谓或遮或露,时隐时现。 
    (1)唐白居易《夜泛阳坞入明月湾即事寄崔湖州》:“掩映橘林千点火,泓澄潭水一盆油。” 
    (2)宋晏殊《渔家傲》词:“风飐乱,高低掩映千千万。” 
    (3)潘阆《忆余杭》:“长忆钱塘,不是人寰是天上:万家掩映翠微间,处处水潺潺。” 
    (4)王安石《江上》:“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5)《历代名人画跋》七明沈周画卷《明莫是龙山水》:“莫廷韩山水小景得白石翁笔意,此卷为宋光禄安之写,即其洄流沓嶂,烟霏云树,开合隐映,山居风致,宛然余家,九山中朝夕无非画境。”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