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历史语言学 >

试说复音词结构关系的复杂性———以“幽寻”、“掩映”等为例(13)


    四 映山红 
    与“掩映”相关,顺便讨论“映山红”(杜鹃花)的含义。 
    “映山红”是杜鹃花的别名,根据前文分析“映”的含义,“映山红”可以有两解:其一,可以理解为照耀山林的红色。宋阮阅《诗话总龟》卷二一引宋李颀《古今诗话》:“映山红生于山坡欹侧之地,高不过五七尺,花繁而红,辉映山林,开时杜鹃始啼,又名杜鹃花。”是其证。其二,是否还可以理解为遮蔽山的红,漫山遍野的红?明周王朱棣《救荒本草》卷六:“山里果儿,一名山里红,又名映山红。”郭沫若《杜鹃》:“声是满腹乡思,血是遍山踯躅。”笔者以为后者更好。 
    为了证明这一点,我们再讨论“映山”一词的含义: 
    有“照山”义。南朝陈伏知道《从军五更转》诗之五:“五更催送筹,晓色映山头。”宋杨万里《明发西馆晨炊蔼冈》诗之二:“日日锦江呈锦样,清溪倒照映山红。” 
    有“遮山”义。唐贾岛《寄钱庶子》:“曲江春水满,北岸掩柴关。秖有僧邻舍,全无物映山。”《三国演义》第十六回:“昼列旌旗,遮映山川;夜设火鼓,震明天地。”“遮映山川”似可理解为遮蔽山川。而遮蔽山川,即可理解为“遍山”。 
    下面的例子更能证明照耀与笼罩、遮蔽是相联系的。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三股叉,四楞锏,耀日争光;五方旗,六沉枪,遮天映日。”“遮天映日”是夸张手法,犹言遮天蔽日。所以,笔者以为“映山红”当理解为遮蔽山川的红,也就是遍山红,满山红。 
    通过以上讨论,可以说明词语结构关系和含义是复杂的:1.一词可以有不同的结构;2.结构不同可以意义相同;3.结构相同可以意义不同。词语结构不同或变化的原因之一,是后人语素义理解的单一化,不知道语素义的古今差别,如“幽寻”。词语结构不同或变化的原因之二,是一个语素根据辩证的关系,可以引申出不同或完全相反的含义,“掩映”即其例。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