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之不得”的词汇化及语义演变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08:11:17 《语言科学》2015年第14卷 胡勇 参加讨论
文章对“求之不得”语义演变的考察表明,其在现代汉语的基本义中不包含“得到了”这层意思。“求之不得”先后发展出“行域”“知域”“言域”三域的用法,其语义演变的机制为转喻引申,属于正常的语义演变,不属于流俗词源。“行域”与“现实域”构成一个无标记的配对,“知域”和“言域”一起,与“非现实域”构成一个无标记的配对。 作者简介: 胡 勇,北京语言大学汉语教育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句法语义学和语言类型学。 相关信息: 本研究得到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4YJC740083)、北京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4WYB020)和北京语言大学院级科研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5YJ010001)资助。《语言科学》编辑部和匿名审稿人也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在此一并致谢。 1 引言 语义演变,特别是有规律的语义演变,通常是以转喻为基础的渐变。转喻的主要特点是相邻性(contiguity),一个词在由A义演变出B义的过程中,一般总是可以找出一个既有A义又有B义的中间阶段。例如,具体手部动作动词“把”经由“醉把茱萸仔细看”中这个动词/介词两可的中间阶段,最后演变出独立的介词用法。 另一种渐变性减弱、突变性增强的语义演变基于类推。例如“石头死了。”一句涉及“石头∶发生某种变化∷人∶死”这一类比关系,其中“发生某种变化”的意思,汉语中没有现成的词语来表达,就直接借用动词“死”来表达,从而把“石头∶死”糅合成一句话。这种类推如果能够实现,其结果就是一个隐喻,因而也叫隐喻类推。如果这种隐喻用法推广开来,那么动词“死”就会演变出“发生在石头上的类似人死的某种变化”义。隐喻类推主要依据相似性(similarity)。例如英语词“fans”本已有对应的意译词“迷”,可是后来出于表达新奇的心理,又依据语音上的相似性,把汉语词“粉丝”看作它的音译词,从而使得“粉丝”也具有了“迷”的意思。可以看出,凭借语音、结构、语义上的相似性对语义演变的解读缺乏严谨性,可能符合历时语言演变的事实,也可能出错,造成以今律古的结果,通常也称为“流俗词源”(folk etymology)。流俗词源现象通常发生在词源历史悠久的古语词上,例如成语“一丝不挂”原是佛教用语,比喻不被世俗事务所牵累。这种指精神上无挂牵的本义在后世的使用中逐渐湮没了,后世开始直接从字面上来理解,想当然地按照“一丝不挂”所包含的词语的现代常用义并依据主谓结构关系加以理解,得出赤身裸体之意,相当于“寸缕不着”。这种变化无疑是突变,是不顾词源直接作字面理解的民俗看法。这样类推所得出的今义“身体上无挂牵”与本义“精神上无挂牵”之间没有源流关系,应该说作这两种意义讲的两个“一丝不挂”是同音词,而非一词多义。而正常的语义演变得到的结果是一词多义。 本文关注的成语“求之不得”出自《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其中的“求之不得”意为追求了而没有得到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原本表示没有得到、不遂所愿的“求之不得”却经常用于相反的语境中,如《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简称《现汉》)对其释义为“想找都找不到(多用于意外地得到时)”。看下例: (1)喝完咖啡,吴琼主动提出到我的小屋里聊一聊。这当然是我求之不得的,更让我想不到的是,她竟主动提出要给我做模特。 “和吴琼聊天”是“我”急切企求的,并且在此语境中意外地得遂所愿。据此,陈颖(2000)认为,“求之不得”的意义“由‘想得而得不到’变为‘没有想到而得到了’。和人们口中常说的‘巴不得’意思一样,这是一种正话反说的习惯用法。……是流俗词源的一种现象。” 陈文认为“求之不得”的意义演变,是由于正话反说的语用法而造成的突变,不符合词义渐变的正常规律,因而将其归为流俗词源。其正话反说指的是明明表达了“得到了”的肯定意义,字面上却使用了“不得”这种否定形式。下文将着力说明:第一,“求之不得”的今义中不包含“得到了”这层意思;第二,“求之不得”从古义到今义的演变是通过转喻实现的,是正常的词义演变,不属于流俗词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