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张岱年:《中西哲学比较的几个问题》,谢龙编:《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新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27)汤一介:《“天人合一”思想的现代价值》,《北京日报》2013年6月8日,第19版。 (28)转引自赵嘉、陈岸瑛:《谁之传统,谁之使命——汤一介先生访谈录》,赵汀阳主编:《论证》(2),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12-125页。 (29)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6页。 (30)转引自沈顺福:《体用论与传统儒家形而上学》,《哲学研究》2016年第7期。 (31)严复:《与〈外交报〉主人书》,王栻编:《严复集》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558-559页。 (32)熊十力:《体用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7页。 (33)杨国荣:《体用之辩与古今中西之争》,《哲学研究》2014年第2期。 (3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第94页;陈霞:《试论“道”的原始二重性:“无”和“有”》,《哲学研究》2011年第4期。 (35)杨国荣:《基于“事”的世界》(《哲学研究》2016年第11期)强调“事”指“人事”,也说明两种说法只是侧重面不同,并无矛盾。 (36)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卷,第132页;冯友兰:《中国现代哲学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53页。 (37)张东荪:《思想言语与文化》,《社会学界》1938年第10卷,节选载《当代修辞学》2013年第5期。 (38)朱德熙:《语法答问》,第16页。该处取消了传统所说的名词的正面定义“受数量词修饰”,因为动词也能受数量词修饰。 (39)张岱年:《中西哲学比较的几个问题》。张文就“存在”和“现象”的对待而言,这番话应适用于其他成对的范畴。参见朱晓农:《语言限制逻辑再限制科学:为什么中国产生不了科学》,《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 (40)参见刘毅清:《如何构建中国的理论——西方汉学家的思考与启示》,《哲学研究》2014年第11期。 (41)关于汉语的灵活性,参见吕叔湘:《汉语句法的灵活性》,《中国语文》1986年第1期。 (42)刘家和:《论历史理性在古代中国的发生》,《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2期;刘家和:《论通史》,《史学史研究》2002年第4期。 (43)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第311-325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