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汉语是否存在合成性(或分析性)导向的类型学转变?——兼论古今复合词、使役句、感叹句(3)

http://www.newdu.com 2018-07-11 《语言教学与研究》 何元建 参加讨论

    
    
    表1:上古虽有屈折形态,但少之又少,故其合成性虽然强于中古,并不能以此为类型学之证据。而在名词头尾缀、重叠、体貌词“已”、趋向动词“来/去”、复合词诸方面,中古合成性显然强于上古②。
    表2:前文3.2节已经说过,上古名词短语的合成性强于中古。倒置、前置语序都可能涉及成分移位,故比非移位结构更具合成性。上古没有判断词“是”,判断句的题元须由零动词来指派。如是,其结构的合成性要强于中古。上古介词短语前置作状语(如:“以羊易之/子于是日哭”),后置既作状语(如:“易之以羊/长于春夏”),也作补语(如:“故智将务食于敌”)。到了中古,只剩后置补语。是为前、后置的分化。至今依然,如:“在水里跳(状语)/跳在水里(补语)”。补语的数量本来较少,当分化发生时,给人的印象似乎是介词短语都跑到了动词之前。其实不然。关键是,上古后置介词短语可身兼(状、补)二职,故合成性强于中古(和之后的汉语)。
    表3:“V而V”是并列结构,“而”的消失导致“V—V”既可并列,也可从属,词、句结构中皆有。词结构如:“征伐/扶持(并列)、饿死/战胜(从属)”;句法结构如:“亲贤臣远小人(并列)、公子遇臣厚(从属)”。就表达语法关系而论,“V—V”的合成性明显增加了。动词“被”虚化成为被动标记(=轻动词),须跟谓词组成更复杂的结构来表达被动的语法关系,合成性也增加了。代词“所/之”减少或消失暗示在相关结构中可能有零代词出现。如是,合成性也是增加了③。
    表4:上古役格句多,使动句少;中古反过来。役格句减少,意味着有作格用法的谓词(动词/形容词/名词)数量减少,使动句代之。此乃词义(或结构)演变造成的语法系统运作互补使然。虽然役格句的合成性强于使动句,也虽然各自使用频率此消彼长,但使役结构(=使动句+役格句)整体仍然如前,似乎还不能确认它在哪一个时期的合成性的多寡(见4.2节)。
    上古汉语的名物化有“主—之—谓”或者“宾—之—谓”结构。如:“钧[之死]/民[之讹言]/汝心[之固]/父母[之爱子];出纳[之吝]/唯令[之从]/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中古时“之”消失。有研究认为,存在这样的演变:“之→底→的”(吕叔湘1943/1984)或者“之→者→底→的”(袁毓林1997)。结果就是今天汉语的“主—的—谓”或“宾—的—谓”结构,如:“她[的固执]/地球[的变暖];书[的出版]/文章[的发表]”。本文以为,演变可以这样来看:古今名物化结构呈历时性互补分布:主[之—0[t—谓]],主[0—的[t—谓]];宾[之—0[谓—t]],宾[0—的[谓—t]],0=零助词/零代词,t=主/宾語移位后留下的语迹。“之”是填位代词(presumptive pronoun),填句首的空位,或许又演变成“者”,最后变成零形式了(即代词消失了)。伴随代词的消失,助词逐渐起而代之④。而助词的形式也有“0→底→的”这样的变迁。
    有关语气词“也”,还有“焉/矣”等等,一般认为远、前古时期就不存在,比如在甲骨文中就找不到(王绍新1992)。中古再度消失,说明它是上古语法的一大特征。理论上,假如没有语气词,而语气词表达的句子功能不变,可以暗示有零语气词的存在。如是,含零语气词的句子结构,其合成性相对较强。但目前并无任何证据。
    
    3.5 小结
    以上的讨论引出两点。一、考量汉语合成性(或分析性)的历史演变,依据是考察有关词、句结构是否表达了语法概念与关系,并考察结构是否整体贯穿各个历史时期,而不是细节方面的消长。二、中古词结构的合成性显然强于上古。就句法而言,上古的合成性略强,但中古自有长处,并未出现完全一边倒的势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