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还好,最后我们原谅了自己

http://www.newdu.com 2017-10-11 人民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还好,最后我们原谅了自己
    

    
    
    

    作者:崔 培
    

    



     还好,最后我们原谅了自己
    
    阿富汗,战乱、贫穷、饥饿、满目疮痍,这是它呈现给世人的样子,所以绝望、恐怖也是世人给它的标签!《追风筝的人》以阿富汗战争为背景,讲述两个男孩历经近半个世纪的时间所发生的故事。整个故事,抓住了笔者的情绪,从一开始看一点随手放下,到后来紧紧抓着熬夜看完,最后还是意犹未尽!
     
    故事从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之间展开,两人情同手足。然而,一场传统的风筝比赛后,两人的关系发生了突变。因为,那天在一条巷子里,阿米尔亲眼目睹了哈桑被人羞辱的全过程,但阿米尔却躲在角落里不愿意发声,这一切都源于他内心深处的懦弱和对哈桑分享走一部分父爱的强烈不满。但,自此之后他再也不可能心安理得的面对哈桑。
     
    阿米尔对自己的懦弱感到自责和痛苦,他偷偷将手表和金钱藏在哈桑的地毯下,以莫须有的盗窃罪逼走了哈桑。在哈桑离开后不久,由于战争的原因阿米尔和父亲不得不背井离乡,逃往美国。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丢失的“风筝”是内心深处无法释怀的伤痛!是夜深人静自己无法直视的罪恶感和孤独!是哈桑用自己的忠诚和尊严喊出的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
     
    为了赎罪,阿米尔再度踏上暌违二十多年的故乡,希望能为不幸的好友尽最后一点心力。终于,历尽恐惧、艰辛、摧残之后,阿米尔将哈桑的儿子带到了美国,也走出了曾经无法面对的痛苦的童年往事。
     
    作者卡勒德·胡塞尼用细腻平淡的笔触,为我们真实的还原了阿富汗喀布尔,娓娓道来一段人性的救赎。语言平实而力透纸背,感情真挚而不造作,仿佛一位老朋友在向你诉说他曾经的故事。
     
    读过此书的人,都会被其中直指人心的情感打动,也会从中折射出自己曾经有过的心绪,比如伤害别人时的不吐不快;危机关头时的懦弱无助;爱情乍到时的浮躁不安;失去亲人时的悲伤孤独,以及时常涌上心头的自责、自卑和赎罪的冲动……这样的情感没有任何的虚伪做作,是一个人在面临变化的那一刻来不及思索的真实反应,是一个人在夜深人静时最私密的扪心自问。
    故事以清新写实的笔法,诉说着温情与残酷,美丽与苦难。阿米尔没能当面向哈桑道歉,因为再也没有机会了,所以历尽千辛也要将哈桑的儿子带出那个痛苦的地方,留在身边,使自己的灵魂得到救赎。也许故事的结局并不完美,也许有些许苦涩与酸楚。人生就是这样,犯错,错过,然后再用一生来挽回,不过,还好,最后我们原谅了自己。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