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同族词语义关系的验证重点 1.非谐声关系字的义同或“义通”关系 上古时期,当词义引申导致词的表义负荷过重或指称不明时,人们往往在该词的书写符号——汉字上增加意符(耳>珥、刵)或改变意符(张>帐、胀),用以区分不同的意义,从而促进了词的分化。经由这种途径产生的同族词,意义联系较为明显,其书写符号中的谐声偏旁(即“右文”)蕴涵着词源意义,积淀着古人对词语源流关系或族属关系的认知。因此,一般说来,只要能从多个同声符谐声字中寻绎出共有义素,这组谐声关系字所记录的词之间的同族关系就比较真实可信。而非谐声关系字之间的义同或“义通”关系,究竟是同族词间的意义关系,还是偶然的相同或相关?是格外需要验证的。 例如,《同源字典》因“介”“甲”语音相近(见母双声、月盍通转)且都有铠甲义,将其系为同源,可据前人研究,这两个词的铠甲义实际上各有来源。 《说文》二篇上“八”部介训畫,谓字从八从人,人各有介,余昔非之,谓字从人在八之间,当以介在介间为义矣。由此孳乳,田境介在田间,故谓之界;门扉介在闑间,故谓之 ;裙衩在裙之中,故袥谓之衸。物相界接者往往相摩切,故齿相切谓之齘,刮谓之扴,搔谓之疥。人相接者往往相嫉忌,故妬谓之妎。今语恒云摩擦,嫉妬正摩擦之一事也。诸从介之字以介在介间之义说之,则豁然通解。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再释介》) 甲为从木戴孚甲之象。《释名·释天》,甲,孚也,万物解孚甲而生也。案《易·彖传》“甲坼”乃甲之本义。卜辞作田者象甲,金文作十者象坼。窃疑 字上作 形殆亦同意。故从甲声者亦有禁制蕴藏之义:呷,吸呷也。柙,槛也,所以藏虎兕也。闸,开闭门也。匣,匮也。 (沈兼士《右文说在训诂学上之沿革及其推阐》) 杨树达认为“介”与“界、 、衸、齘、扴、疥、妎”等词同族,其词源义是在二者之间或间隔。从“介”的甲骨文形体 来看,像人披着铠甲的样子。可知“介”指称铠甲,是以其阻隔刀箭的功用得名,得名理据与今防弹服、挡箭牌是一样的。而“甲”的本义则如沈兼士所说,指草木萌芽时的外皮、外壳,因其具有坚硬的性状特征和包蕴裹覆的功能,故经由隐喻,指称用金属片连缀而成的护身服装。 《同源字典》非谐声关系字误系为同源的还有“境:界”[19]、“报:复”[20]、“语:言”[21]、“擧:揭”[22]等。出现此类误系的根源大多在于,“把词汇意义的相同相近等同于词源意义的相同相通”,混淆了词源意义和词汇意义[23]。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