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本多元化(5)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世界汉语教学》2014年第 陆丙甫 谢天蔚 参加讨论

    又如菲律宾的主要语言塔加碌语,是一种动词居首的VOS语言。该语言的动词词根③出现在句子中通常要插入一个表示“语态”的中缀,如同一个意思“吃”k-ain,插入中缀-um-,读作kumain表示强调施事,全句的施事在后面出现时要带个前置语缀ang作为强调标志。写作kinain表示强调受事,后面受事出现时同样要前加强调标志ang,语态上类似被动句。为了突出动词词根的一致性,不妨分别如上所示用粗、细字母去区分词根和中缀。 
     边际效用递减律与文字编码 
    中国的文字拼音化运动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前期进展迅猛,后期基本停顿乃至倒退,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很重要的一点,也是被忽视的一点,就是对表音文字应有的表达语义、语法信息的编码手段不够重视,导致设计的文字难以阅读。 
    早期从事文字改革的拼音文字倡导者,有个简单的想法:语音是语言的载体,拼音文字只要忠实、精确地记录语音信息,读者阅读时就好像听录音器,听得懂的内容,就应该看得懂。并且,表达的语音信息越丰富、越完整,越容易理解。这也就是“表音精确性原则”。但事实上情况要复杂得多,比方说用国际音标书写英语,不见得会比现行英语文本更容易读。 
    首先,因为精确是有代价的。太精确的表达不仅会使文字十分繁琐,更重要的是,还会以次要信息掩盖主要信息。因此,用精密的国际音标作文字就并不合适。事实上,多数拼音文字都是精确到音位为止。所谓“音位”,就是能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音位足以区别意义,超出音位音质的细微语音差别,如果都表达出来,就会以次要语音信息掩盖了区别词义的主要语音信息。 
    其实,根据经济学中“边际效用递减律”(The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每种手段都有个边际效用递减的问题。任何方面的表达,开始采取的一些手段往往是十分关键而有效的,是“雪中送炭”;此后的精密化,就是“锦上添花”的问题了;而过度的精密,就是“画蛇添足”了,因烦琐成为累赘和干扰。如在具有元音和谐律的乌拉尔一阿尔泰语言中,元音负载的信息量并不大。如果都表示出来,反而会使辅音不那么凸显了。因此,那些语言的文字往往省略某些很容易恢复的元音。 
    总之,理想的文字,应该是语音、语义、语法三方面都根据边际效用适度地有所表达,而不应该有任何一方面被完全忽视或过分的精密化。汉字文本的情况是语音信息编码不充分。其手段主要是通过音旁,但音旁标音不精确,且常常有误导作用(错读半边)。汉字的语义信息编码主要是义旁,传达的信息很丰富。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语法信息的不足。汉字文本中的语法信息,除近代引进的标点符号外,几乎没有,个别的例外是“的、地、得”的分化(比较“他高兴地跳起来”、“他高兴得跳起来”的区别)。因此,优化汉语文本的当务之急就是增加语法信息编码。 
    生物学告诉我们,能够对多方面的刺激进行粗略反应的生物体比只能对少数刺激进行精确反应的生物体,具有更强的生存适应能力。也就是多元化比一元化适应能力强。例如国宝熊猫,只吃竹子,它们对不同竹子的区别肯定比其他动物敏感,但熊猫因此适应能力很低,若非人工保护,早就绝种了。这可以说是大自然对边际效用递减原理的自觉运用吧。这对我们研究文字的改进也大有启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