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本多元化(16)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世界汉语教学》2014年第 陆丙甫 谢天蔚 参加讨论

    ⑧据周有光先生告诉笔者,建国初期设计汉语拼音时,在标调的国罗和不标调的北拉(北方话拉丁字)之间有分歧。最后采用上加符号标调,是折衷的不得已的产物:因为上加符号随时可拿掉或省略,将来正式作为拼音文字时是否拿掉留待将来讨论。当时的折衷处理就把矛盾留到了今天,导致汉语走向国际和信息处理的困难。 
    ⑨我国有关部门似应该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标准方案。 
    ⑩以下方法主要效果表现在拼音文本中,但为了表述方便,我们都用汉字。 
    参考文献: 
    [1]白学军、田瑾、阎国利、王天琳(2009)词切分对美国大学生汉语阅读影响的眼动研究,《南开语言学刊》第1期。 
    [2]冯胜利(2000《汉语韵律句法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3]冯胜利(2010)论语体的机制及其语法属性,《中国语文》第5期。 
    [4]冯志伟(2003)从英德法语的正词法看汉语拼音正词法,《语文建设通讯》第73期。 
    [5]高珊(2006)词切分信息对留学生汉语阅读的影响,北京语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黄彩玉(2012)“V双+N双”歧义结构的实验语音学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7]黄昌宁、李玉梅、周强(2009)语义互联网离我们还远吗?北京语言大学平面媒体国家语言资源研究中心成立5周年学术研究会论文。 
    [8]柯彼得(2003)汉语拼音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地位和运用,《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9]柯航(2007)《现代汉语单双音节搭配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 
    [10]陆丙甫(1985a)从认知心理学看正词法问题,本书编辑组编《汉语拼音正词法论文选》,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 
    [11]陆丙甫(1985b)汉语拼音的阅读心理,《文字改革》第6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