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本多元化(2)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世界汉语教学》2014年第 陆丙甫 谢天蔚 参加讨论

     对外汉语教学中文本多元化的开发 
    海外华人和华人社区通过自己的母语——汉语及其书面形式中文,表现出巨大的远超出其他族裔的文化凝聚力。然而,与此形成强烈而有趣对比的是,华裔儿童普遍厌恶学习中文。《纽约时报》中文网2013年7月23日有篇署名“南桥”的文章《为什么ABC们痛恨中文》(http://cn.nytimes.com/education/20130723/cc231anguage)讲到ABC(American-Born Chinese,出生于美国的华裔儿童)普遍痛恨学习中文的事实时指出,“在上海、北京,我也看到了很多国际学校,没听说这些同样侨居他乡的儿童恨英语、恨德语、恨法语、恨日语的。为什么海外华裔儿童的汉语教学如此失败呢?” 
    由于中华文化的巨大凝聚力,多数海外华人家庭都在家中说中文,社交圈子也以华人为多,他们的孩子一般都在不同程度上能进行汉语交际,并能经常接触到汉字文化。但即使有这样的语言背景,这些孩子学习中文时仍然感受到巨大的困难,对于把汉语完全作为外语来学习的其他族裔的学生就更不用说了。 
    该文指出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大环境不利、华裔家长和中文学校的教育方法不当等等,但是忽视了汉字本身的确比拼音文字难学得多这一重要因素。马庆株(2013)也指出,“在欧美的几百万中国人的第二代没有拼音文字多半丢了汉语;而在中亚三国的十几万回族(东干族)有拼音文字却奇迹般地把汉语保持下来”。可见,文字形式简、繁对于语言习得的重要性。 
    另一个反映文字形式对于语言学习重要性的有趣现象是,中国人、日本人学习英语感到阅读很容易而听说很难很难,但西方人学习日语、汉语则相反,感到听说很容易而阅读很难很难。这显然跟文字形式的差别有关。 
    虽然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初级阶段,可使用汉语拼音缓和汉字学习的困难,但是由于汉语拼音仅仅定位为“注音工具”,没有正式文字的地位,拼音过渡的阶段通常是很短的。 
    与此相比,日语虽然也用大量汉字表示实词,但在初级教学阶段大量用假名拼写这些实词,而因其假名具有正式文字形式的地位,学生就可以较长时间使用假名。这不仅直接减少了初学阶段的难度,而且也大大减少了汉字对课文内容知识性和丰富性的限制、阻碍,增加了课文的知识性、趣味性。完全用汉字的教材,因为受汉字的限制,课文内容无法跟上学生的知识水平,难免使学生感到无趣。因此,海外日裔儿童学习本族书面语的困难,虽然超过本族书面母语为拼音文字的其他族裔儿童,但比华裔儿童学习中文好多了。 
    其实,拼音使用阶段的长短和使用的程度,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而不同。 
    作为极端的例子是,对于不以阅读汉字为目的的学习者,这个阶段可以一直维持下去。例如,美国摩门教的传教活动散布世界各地,他们训练汉语传教人员(基本上是义务自愿性质的,主要在海外华人社区和台湾传教)完全采用拼音,学习者通常能在一年受训时间内掌握相当流利的汉语口语。这些学习者其实已经把拼音作为唯一的书面汉语而终生使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