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走出语音中心主义———对汉民族文字性质的哲学思考(6)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顾明栋 参加讨论

    笔者曾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任何语言符号都不是仅有声音或字形,而是由三个相互关联但可进行概念分析的元素组成,笔者称之为“三S”:语音(sound)、形体(shape)与意义(sense)。[22]这一观点与国内外众多语言学家的看法相同,如徐通锵在《语言是什么》中就认为,语言的书写形式就是由音形义三位一体的语言结构单位。[23]但笔者想强调的是,“不同的语言系统会着重强调其中一个或两个构成要素。西方字母语言重音、义,轻形体,而汉语则重形、义,轻语音”。[24]赞同语音中心论的学者似乎没有区分出汉语和欧洲语言在表述功能上侧重点的不同。汉语主要的功能不是记录每一言每一语,而是充分地传达所要表达的思想。字母语言主要用来记录言语,因而依赖语音的媒介,从而有人认为这使得思维与言语隔了一层;相比而言,汉语旨在传达思想,所以与思想有着直接的联系。由此,一些欧洲学者认为汉语更自然,更贴近上帝,因为汉语没有西方语言的一套繁琐的动词变位、前后缀、单复数、性别、语态和时态等词形变化,使用起来简单、自然。因此,“汉语最像天然语言”[25]。莱布尼兹则把汉语视为可能是上帝直接授于人类的语言。[26]他曾将汉语与西方语言相比较,认为汉字是一种更具理性的文字,因为人们可以根据文字对词语本身进行思考获得意义。比如,认识汉字的人看到一个带有动物偏旁的字,虽然不知其为何种动物,却可猜出是一个动物。相比而言,字母语言无法使人就文字本身进行思考,而非得经过言语的中介不可。 
    维柯认为世界上的语言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象形文字,[27]这一点已成共识。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中国和埃及象形文字的发展史可以推断:所有的文字体系发展初期在本质上都具有象形表意性,这已被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研究所证明。埃及象形文字虽然主要表音,但仍然有象形表意的成分,不同于后来西方以字母为基本书写单位的表音文字,那些拼音文字彻底摒弃了象形表意成分。而在汉语书写体系中,象形表意一直是重要的书写因素,并没有沿着拼音文字的路径发展。有很多种理由可以解释汉语为何没有沿着拼音文字的方向发展。荀子曾说过古代很多人都在创造文字,但只有仓颉创造的流传下来。[28]这种观点有助于我们研究汉语为何沿着有别于拼音文字的方向发展,汉字又为何会同口语分离。古代中国有很多种语言和文字,人们通常会选择最健全、最方便的文字体系来书写语言。每种语言都含有不同的方言,在这种情况下,文字不可能表音,它只能表意。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统一汉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周朝各诸侯国都有自己的方言,秦统一后的文字就不能表音,否则就会天下大乱。因此,文字首要传达的必须是意义。在这里,不是先有文字而后创造语言,而是通过文字传达包含着不同方言的语言体系的共同意义。在重表意功能的情形下,文字形成了对口语的霸权,成了中华传统大一统思想的语言支柱,颠覆了语音中心论。孟华对此有一段精当的描述: 
    汉字的表意性质使它作为一套独立的意义符号系统而存在,它凌驾于各方言之上,成为至高无上的文化统一力量。文字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属性,在汉字这里发生了颠覆:汉语的发展,首先要服从于汉字的需要,汉字成了目的,语言成了表意汉字的手段……汉字成了汉语的一部分甚至是决定性的部分。[29]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