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走出语音中心主义———对汉民族文字性质的哲学思考(5)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顾明栋 参加讨论

    二、汉字颠覆口语与文字的主仆关系 
    根据西方的语音中心论,书写服从于言语,文字理所当然就成了口语的奴仆,“语音中心主义派”认为这是不言而喻的。但笔者认为汉字并不服从于语音,相反,汉字倒是口语的主人,掌控着语言。了解汉语发展史的人们都会同意,书写服从于言语的观点不符合历史发展,事实恰恰相反:汉语口语自古以来一直服从于汉字,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关系即是如此。有人认为汉语书写和口语在其发展初期就已经分离了。即使我们承认汉语发展初期,如在政府规定统一使用汉语的秦汉朝或以前,汉语文字和汉语口语关联密切,亦仍有足够的证据说明,从那以后汉语就分裂成了两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文言文和白话文系统。虽然两者都具有汉语的基本特征,但各不相同,就像主人和奴仆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阶级一样。但与语音中心主义构想的文字与言语的关系不同的是,文言是主人,白话是仆人,文言统治、支配着白话,刚好把西方语音中心主义的主仆关系给颠倒了。 
    语言是不断发展的,现代英语和古英语就大相径庭,但是文言文和白话文之间的巨大差别不仅源于此,更多地是由汉字的特殊性决定的: 相对于语音文字来说,汉字具有视觉表征性,以语义为基础而非语音。简单地说,两者的不同是由汉字的稳定性或意音性(既表意又表声) 造成的。传统汉语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成就是主张汉语话语以汉字的字形为中心,而非以语法为中心。唐兰说:“文字学本来就是字形学,不应该包括训诂和声音声韵。一个字的音和义虽然和字形有关系,但在本质上,它们是属于语言的。严格说起来,字义是语义的一部分,字音是语音的一部分,语义和语音是应该属于语言学的。”[18]因此,有人认为汉语没有语法,这虽不太准确却有理可循; 严格地说,在以非汉语为母语的人看来汉语没有严密的语法,但在中国人看来汉语却有一套内在的语法体系,这一体系被本族语者有意或无意地内化吸收。语言学家徐通锵的“字本位”语言理论就通过分析汉字的结构去揭示汉语语法的内在逻辑,认为汉字的结构本身就包含了汉语语法结构的理据。[19]但中国古代的确没有出现像西方的语法书,此说法可在中国历史记载中得以印证。中国古代的文字学研究著作甚丰,如《说文解字》等,但直至近代,马建忠才利用西方语法理论和方法编撰了第一部汉语语法书。 
    汉字的象形表意性使汉字不必依赖于汉语口语。历史发展证明,文言文和白话文大相径庭、相互独立却又相互关联。它们虽源于同根,但发展方向不同:文言文由思想向文字发展,而白话文由思想向口语发展。这种巨大差异使得一些西方学者认为文言文仅是符号系统而不是健全完善的语言体系。著名汉学家葛兰言(Marcel Granet)就曾指出汉字书写系统不一定是一种语言,可能仅是一套记号体系。[20]颇有悖论意义的是,葛兰言虽然是用字母语言的概念去研究汉语文字,却从一个不同的角度承认了汉字的表意本质以及汉字与口语之间的相互独立性。其他学者也发表过类似的言论,即文言文是记号系统,与口语只有间接的联系。[21]虽然这些观点明显是错误的,却从侧面证明了文言文和白话文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系统,不是前者服从于后者,而是汉字控制口语,这正好颠覆了西方语音中心主义的核心观点,而促成这种颠覆的内在动因就是汉字的象形表意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