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两人都对叔本华、尼采等哲学家有过认真的研读,他们的死亡观都受有叔本华、尼采等人的影响。叔本华认为,“当死亡来临时,一方面,你作为个体消亡了;另一方面,你依然存在,你存在于万物之中……而人的永恒存在是不朽的。”[45]尼采说得更为明确:“爱和死,永远一致。求爱的意志:这也就是甘愿赴死”[46]的心声。不难发现,叔本华、尼采的此类论说事实上构成了鲁迅与索洛古勃死亡观的核心内容。但鲁迅与索洛古勃的死亡观也有着明显不同的渊源。 (一)二者的死亡观具有不同的渊源 1.索洛古勃的死亡观主要基于基督教和西方其他宗教及神话 在索洛古勃的创作中有着鲜明的反映,无论是诗歌抑或小说,宗教教义与神话传说均是重要构成因素。他不独大量引用宗教及神话的人物与故事,而且创造了新的神话或准神话。最鲜明的一例即是《创造的传奇》,命名本身即带有神话意味(该书书名俄文原文“Творимая легенда”之“ легенда”亦有神话之意,所以有人将此书书名译为《创造的神话》),他将神话与宗教中生命永恒的观念以及对于生命与死亡的敬畏引入自己的作品,不独凭空虚构了联合群岛王国,而且让虚构中的准神话的奥尔特鲁达女王与现实俄国小城的伊丽莎白彼此共生,互相感应,生死交汇,获得永恒。死亡的价值与意义于此得以深刻的彰显。 2.鲁迅则基于其生物学的人生观和进化论 关于鲁迅自身死亡观的研究,较为突出者是李长之先生。他在《鲁迅批判》一书中历数了鲁迅小说中的诸多死亡描写,认为“鲁迅的小说的结局差不多有一个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往往关于死。……所有这一切不是偶然的,乃是代表着鲁迅一个思想的中心,在他几经转变中一个不变的所在,或者可以说,是他自我发展中的背后的唯一的动力,这是什么呢?以我看就是他的生物学的人生观:人得要生存。”[47]此处李长之将鲁迅的死亡描写、死亡意识不独视为鲁迅思想的中心,并且将其看作是鲁迅的生物学的人生观——“人得要生存”的表现。此种现实主义的生物学的人生观即死亡观自然与索洛古勃的带有浪漫主义的神学的死亡观不同。还有学者认为,“支持鲁迅死亡意识的是进化论”[48]。确系肯綮之言。 凡有高等动物,倘没有遇着意外的变故,总是从幼到壮,从壮到老,从老到死。 …… 但进化的途中总需新陈代谢。所以新的应该欢天喜地的向前走去,这便是壮,旧的也应该欢天喜地的向前走去,这便是死;各各如此走去,这便是进化的路。[49] 而这与鲁迅的“历史的中间物”的思想也是相通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