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比较文学 >

德国规定与中国主体——读《中国现代性与德意志文化》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开放时代》 叶隽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中国现代性的内涵是什么?借助德国文化资源,单世联《中国现代性与德意志文化》一书提出中国现代性的重要特征是“反西方现代性”,在这一明确的问题意识引导下,该书梳理了中国现代性与德国文化的思想源流和逻辑关联,探索分析中国现代性的价值关怀、意义结构及其方法依据。本文既对该书的上述努力给予肯定和赞赏,亦提醒其不足;同时认为,中国现代性的问题,本质上仍受制于西方现代性自身的困局,当前中国思想界不仅要积极合理地应对西方现代性的强势逼迫,也要客观面对东、西方现代性生成的复杂关系,致力于传统主体性的寻回和东方现代性的确立。
    【关键词】中国现代性德国文化思想渊源当代文化建设
    一、史实梳理与问题意识
    单世联教授曾著《反抗现代性——从德国到中国》,其中有一辑“反抗现代性与中国思想”,专门探讨德国思想与20世纪中国的可能渊源,从一个个具有中国现代思想史意义的人物中剥离出其思想成分中的德国资源与背景,其指向则在“反抗现代性”,而之所以探讨“德国思想与20世纪中国,不仅意在推进中国批判理论的确立,也期在对中国现代化运动引进一种张力”。①至于《走向思维的故乡》、《辽远的迷魅——关于中德文化的读书笔记》等书,虽然以随笔集方式呈现,但也都与德国思想密切相关。到此部三卷本的《中国现代性与德意志文化》出,则可谓是煌煌大观,足见其对中德文化关系史关注之深切与持久。
    虽然不是以历史学为指向的类型,但作者仍旧注意到基本史实的梳理,其三卷书分为三篇:道路选择、革命论述、人文规划。虽然以主题为区分,但其内涵也有某种时间跨度的历时性进程,指向的则是晚清以来现代中国之发展历程。更值得充分肯定的是,作者有着明确的问题意识,此书试图“以中国论者的德国论说为中心,整理叙述中国现代性的‘反西方现代性’的特征、内涵和历史效果,探索分析中国现代性的价值关怀、意义结构及其方法依据,尽量合理地把诸种德国论说理解为走向现代的不同理想、不同过程和不同要素,并通过语义转换、重心变动和结构调整等方式,在一个更具包容性的理论构架中发掘诸种论说的合理性潜力而又消化其僵硬对立,使现代思想史研究与当代文化建设联系起来”,而又努力在方法论上有所追求,“以唯物史观为基础,试图突破挑战 / 回应、传统 / 现代、中国 / 西方的对立模式,打破学科和方法界限,超越史料叙述与观点编辑,把现代化理解为一种建构活动而不是对一种现实的研究,分析中国接受德国思想的价值预设和理解模式、被理解的德国文化对中国‘现代观’的启发和范导两个诠释学层次;恢复被遗忘、被排斥、被压抑的观点、议题和思路,既着意展开一些引而未发或隐而不彰的问题意识和分析程序,又不作过度诠释”。②应该说,这是难能可贵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