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万事万物都在变化着、发展着。我们研究着的专业文学理论也是如此。回想八十年代初期,我们对文艺为政治服务这一口号产生了质疑。我们开始热衷于文学的审美特性的研究,热...
一、当代中国的市场化及其引起的文化生产、文化传播技术的变动 陈晓明:探讨文学与市场的关系,既是清理,也是建设。现在大家是怀着焦虑不安的心情看着文学在市场时代陷入困境...
刘再复在世纪之交批评张爱玲的创作和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的论文中写道: 80年代,大陆一群思想者与学人从文化大革命的巨大历史教训中得到教育,知道放下政治斗争留下的...
近年来,文学研究领域出现了一种突出而普遍的现象:逃离文学。曾经风光无限而被人追逐的文学成了人们避之不及的弃儿。于是,各种转向迭起,不少文学研究者纷纷转向社会学、政...
知识谱系的差异常常表现为不同的问题意识。在一种谱系中被视为生死攸关的大问题,在另一种谱系中却可能是不折不扣的伪问题。反之亦然。90年代以来中国知识场域中发生的学术论...
在影视媒介冲击下失去轰动效应的文学,在当前似乎已重振旗鼓。且不说活跃的 文学出版与消费市场、热心阅读的都市公众群、顽强反弹的文学期刊等,就是文学内 部在现代汉语的流...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迄今,中国当代文学伴随着时代社会的沧桑演进,走过了五十多 年的风雨历程。比之于绵延三千年悠久文学历史的中国文学来说,当代文学经历的五十多个春秋只是...
当今中国文学批评的建设,在吸纳西方文化和文学理论批评的同时,应注意继承中国文学批评传统的合理因素。这个传统不仅指中国古典文学批评,而且包括五四以来的中国现代文学批...
目前讨论文化现代性转型的文章很多,歧见也很多。但是从一个学科角度来讨论现代性转型的文章还比较少。本文的立意不是泛泛地讨论一般的文化现代性问题,而是进入一个学科的语...
文本的阐释,以获得意义为目的,传统的文学阐释也往往如此。但文学的内涵并不能仅仅归结为意义,因为在意义之外,还存在着意义剩余。所谓意义,作为阐释的结果,是被理智把握...
20世纪是文学批评的喧嚣和骚动的历史时期,无论是作为精神背景的文化思潮还是作为思维方法论的哲学流派,都为20世纪的文学批评提供了思考的温床和操作的工具,促使其诞生众多的...
要考察20世纪最后这20年的中国社会思潮,离不开对文学思潮的认识。中国的当代文学尽管在艺术上还显得不那么成熟,但就文学与社会关系的密切程度而言,可能是世界上少有的。中国...
一 自两千多年以前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提出艺术与现实世界的关系这一问题以来,文学的社会学研究就一直没有走出西方文论家的视线。古希腊思想家从哲学的高度关注...
进入新世纪以来,当代中国文艺理论观念、范式及话语形态的多元拓展与对话,越来越聚焦在当代大众文化艺术形态与既定的文化艺术形态的相互关系上,从而引发了关于当代文学的生...
一 历史叙述从来是国族意识形态建构的最坚固的手段,但中国新时期文化意识的变革却 终究要走到重述历史的这一步。80年代以来,在理论视野日益扩展的情形下,主流文学史的叙述显...
一、关键在于回到中国文化原点 现代中国的文学研究,大体采用三种不同的思路:一种侧重传统的治学方法,以扎实的考据、版本和文献的工夫,引导出朴实而真切的见解;另一种是侧...
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在反思既往、探求未来发展中,既感受到20世纪历史巨变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又体察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及人与人之间正面临新的矛盾和冲突:一...
每一种美学和文艺理论系统,都有其关键性或核心性的概念与范畴,正是这些概念与范畴支撑起一种理论系统的问题框架,并赋予理论以内在统一性和整体贯通性。比如,理式和摹仿之...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文学艺术与整个社会、文化变革一样,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展示了文学艺术的繁荣景象;另一方面,又常常使人感到某种价值的迷乱...
在20世纪的世界美学和文论研究领域,中国学者是否能占有一席之地?与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法国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德国现象学、存在主义、接受美学,以及西马的种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