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杨德昌的真实与独立——王昀燕《再见杨德昌:台湾电影人访谈纪事》

http://www.newdu.com 2017-10-11 新视界 newdu 参加讨论

    
    《再见杨德昌:台湾电影人访谈纪事》
    王昀燕 著 商务印书馆
    和王昀燕聊天,有一种魔幻感。她说自己好喜欢OKAPI,跟OKAPI合照时她眼神流露出一抹天真,小女孩般的笑容开怀甜蜜,但谈到她日前出版的《再见杨德昌:台湾电影人访谈纪事》,以及她在写这本书时的访谈经过时,只见她眼神一收笑容一抿,抛出的细腻观察和语言展现的缜密逻辑,就像个八岁的小女孩15分钟内多长了二十岁,还来不及认清这是个事实时,她又好似偷偷地长了几岁。
      新闻研究所毕业的王昀燕,是这样清楚独立又保持着好奇纯真灵魂的大女生;她在学校时就明白自己无法被“只写五个W和一个H的新闻稿”的主流新闻媒体记者工作所满足,因此她所做的事,都和独立思考与深度经营有关,比如研究所时,她研究的题目就是纪录片,毕业后虽然有机会进入主流媒体,但她仍选择了跟纪录片有关的工作。2009年,她开始为独立媒体《放映周报》写稿,后来进入致力于推广华人纪录片的CNEX任职,到了2012年,为了写杨德昌,她辞掉工作。
    为什么会是杨德昌?为什么一心想写跟杨德昌、台湾新电影年代有关的历史?
    王昀燕说,这个为什么,她也是在写书过程中找到的。
    2007年杨德昌辞世,与1982年出生的王昀燕从来没见过面。对成长自台中清水小镇的王昀燕来说,电影文化有两端,杨德昌导演是一端,朱延平导演是另一端,她的电影启蒙就是从朱延平那端开始的,“那时候就都是看《祖孙情》《新乌龙院》……”她笑着说,“当时我从没想过自己会进入电影圈工作。”
    
    踏入电影这行,王昀燕发觉多数电影报导皆来报纸影剧版,“但那些报导都不可能太深入……”她也坦言,一开始要写《再见杨德昌》时,自己也不是杨德昌的忠实粉丝,对她来说,杨德昌就是一位大师,当然也有一些书写杨德昌的人与作品的专书,却多是针对电影文本的批评分析,较少从电影制作的环节去谈。
    对于在乎深入报导与客观呈现现实的王昀燕来说,看完一部作品后去写出一个评析电影的文本并不够,“一部电影的完成有很多环节,比如电影创作的背后、来自于整个大环境影响……等等,”因此,她罗列出曾经与杨德昌工作过的人——小野、吴念真、杜笃之、舒国治、陈博文、张震、鸿鸿……,从演员、专业电影技术人员、编剧、朋友……涵盖了彼时电影环境里的各个环节、各种角度,然后一一进行采访。不以第一人称我的主观意识融入书中,而是以Q&A的问答,将每个提问与回答做最真实的呈现,“我做的是口述历史,以杨导作为轴心,透过他去把电影制作会牵涉到的环节串连起来,期望让读者看到台湾电影三十年来的变化。”
    在王昀燕进行电影人访谈期间,亦仔细研究杨德昌的作品,她发现这时期的台湾新电影几乎都纪录了台湾的成长,许多部片都以谈人的成长经验为主,比如《光阴的故事》时间轴横跨二、三十年,也自然而然让台湾整个社会的状态浮现出来。她也问了吴念真,这股创作趋势从何而来?吴导给的答案是:那是创作者的本能,必需去厘清自己生命是怎么走过来的。杨德昌电影里的主角,很多都遭遇了某一些挫折,经历某一些困顿,杨导对于社会情境有着敏锐的观察,刻划角色的同时,会把台湾的政经变迁一并带进来。
    谈到这,她想到杨德昌导演1996年的作品《麻将》里面主角反覆说的一句话——“没人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然而在写这本书的过程当中,她也发现自己和杨导演重视独立的思考模式有几分雷同,比如因为认同《放映周报》长期耕耘的深度报导价值观,而决定不进主流媒体,她从来都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杨导很重视独立制片的概念,他非常强调的是,即便拿了这个人的钱,在艺术创作上他还是必须完全掌握,”王昀燕说,“而选择独立这条路,你才可以去做真正想做的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