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人具有深厚的精神担当的品格,这种品格突出体现为一种忧国忧民、济世救国的政治情怀。从屈原的“众人皆醉我独醒”,到孔夫子的“大道天下”,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
文学创作主体的心灵自由和社会担当问题,一直是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中备受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纵观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历史,特别是近几十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无一不说...
艺术创作是一项复杂的精神活动,艺术家创作兴奋点能否形成和出现,是他们创作优秀作品的关键所在。而艺术家生活中的“精神落差”则常常是作家创作兴奋点形成的至为重要的原因...
初唐诗人宋之问与骆宾王的诗作中有两首诗在各自某些诗集中互见。其一为《陪润州薛司功丹徒桂明府游招隐寺》。其二为《灵隐寺》。 前者最早见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修纂的《全...
文学伦理批评不会损害文学的艺术价值 龙云在《外国文学研究》2009年第1期上发表《文学与伦理学:文学伦理学批评发展的“自由空间”》一文中认为,全球化背景下,文学伦理批评日...
2004年,当人们还没有从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回过味来的时候,台湾知名制作人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便以汹汹之势席卷而来,...
当下的散文繁荣却虚幻,多样却歧路,有形却无神。不少散文既没有传统的诗意,也没有了现代的神韵。 概括起来,散文迷路要害有三。一是作者的创作角色错位。当下,有的散文作者...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大众文化与消费主义的盛行,文学的娱乐游戏功能被强化到前所未有的地步,当代文学或者积极地参与娱乐文化的推波助澜,或被愈演愈烈的娱乐文化挟裹...
随着文学经历过“市场”的一系列冲击和重塑,似乎一个缺少激情和诗意的“散文”时代来临了。面对诗性的丧失,“散文”时代的学者应该为文学、为我们时代的精神生活做些什么?...
倾听“后理论”的声音 姚文放在《从文学理论到理论——晚近文学理论变局的深层机理探究》(《文学评论》2009年第2期)一文中提出,晚近以来文学理论出现了重大变局,文学理论的研...
现代文学的源头还应向前推进10年 记者 王庆环 “中国的现代文学起于何时,这是一个大可讨论的问题。”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教授严家炎在近日由北京大...
在我看来,中国社会转型期产生的震荡远比西方现代社会转型时剧烈和复杂,知识分子的分化、分歧和各自的内心冲突是在这一“中国问题”中产生的。而这应当成为促进散文文体发展...
中国大陆的学术生产,正在进入一个怪圈,同时也进入一个批评的怪圈。近年来,由此引发的议论和批评之声不绝如缕。身为学界中人,总想听到那些富有穿透力的批评,一针见血,切...
“经典新读”谁来读?怎么读?成为近日江浙沪学者热议的话题,此话题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和长江文艺出版社新近联合推出“百家讲坛”新秀鲍鹏山所著的《新说〈水浒〉》而引发。...
早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鲁迅等思想家就提出了文艺大众化的主张;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著作中,也曾大力倡导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把...
《文汇报》1946年12月9日副刊“浮世绘”上,关于“老舍否认原子谈话”的报道 最近,笔者为查找资料,把1946年至1947年的上海《文汇报》翻看了一遍。竟 意外地在该报1946年12月9日副刊...
决定文学史价值的主要因素在于有没有给文学带来新的经验阐述和价值认识 前不久,我在香港岭南大学参加一个主题为“当代文学六十年”的学术研讨会。会上有一位教授对我说,你知...
侯长生先生在《博览群书》(2008年第10期)发表了《关于〈《宋诗选注》不选《正气歌》之原因〉的补充说明》,我拜读了,十分感动。他这样心平气和地交换意见,使我欣赏到一种宽容...
纯文学与通俗文学之间的差异一直存在,也曾一度走入“上品”与“劣品”之争的极端,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大众阅读视野的开阔,纯文学与通俗文学之间的尖锐分歧正在逐渐缩小,但...
文艺消费的说法是随着商品化大潮的到来逐渐兴起的,但是文艺消费有着非文艺消费没有的独有品格和特征。即使是当代的大众文艺消费也兼有物质消费、商品消费和精神享受、审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