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认为"前""后"既表示过去又表示将来,是混淆了"前""后"的时空概念。"前""后"的空间或时间义与人们的关注焦点有关,也与其出现的句法环境、与之组合成分的语...
A Syntactic Analysis of Incremental Sentences 作 者: 邓思颖 作者简介: 邓思颖,男,美国加州大学博士,现为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教授,研究方向为句法学和比较语法,E-mail:swta...
【摘要】汉族姓名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姓名作为个人代表符号,首先是用于被称呼。在书面交往过程中,正确写出姓名的"形"是首要环节;而在言语交际中,正确说出其"音"则是基本要...
【摘要】定中结构“大略”,在先秦时已出现。“大略”顺应了汉语词汇双音节化的大趋势,又具有较高的使用频率,因此至迟在汉代便己完全词汇化为名词,意思是“大致的情况或内容”。...
【摘要】中国修辞学的理论建构有多种范式,这取决于修辞观.“美辞观”是其中之一,它贯穿了修辞学 发展的始终.中国自古就有美辞观,至现代修辞学建立后,美辞理论体系日臻成熟.美辞...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记者 李永杰 通讯员 王海兰)11月13日,广州大学和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第三届语言服务高级论坛在广州大学举行。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副...
【摘要】现代汉语副词"渐"的虚化历程存在两个源头:表"渐进义"的渐1()与表"浸渍义"的渐2(渐)。二者在上古汉语中字体结构相同、音韵相近。字形上,前者在先秦时期发生...
【摘要】“满”和“满满”从古至今主要功能是做定语,应该归入是形容词。“满满”作为“满”的重叠式,它的产生是韵律和句法共同作用的结果。形容词的语类特征决定了“满”和...
【摘要】单音方位词进入“不A不B”结构时有一定限制,要受到严格的空间条件制约。由方位词构成的“不A不B”结构表“中间状态”义,这是由“不…不…”这一平衡结构影响所致。同...
【摘要】完成态助词“得”所出现的语法条件,并不是大多只出现在趋向动词或消极性动词之后,也经常出现于普通动词之后,比如在明初大量出现的“听得”表“听了”而非“听到”...
【摘要】隐喻和转喻对汉语偏正式构词具有较大的强化作用,但二者强化方式不同:隐喻构词以跨域参照为认知基础,主要通过主体自洽来实现概念整合;转喻构词以完形凸显为认知基础,主...
【摘要】常见的否定性词缀或类词缀“非”“无”“零”等近年来常出现在商品名称中表示商品属性,诸如“零添加”“纯天然”“无公害”“免检”等。汉语中构成复合词的动词性语...
【摘要】就语言研究而言,得坚持“既求实又重理论思考”的正确方向,以便做到基于事实构建理论,运用理论分析事实。要使事实能成为论证中的有力证据还必须做三项工作:一是对...
【摘要】名词铺排是汉语中一种非常特殊的语言现象,也是一种修辞现象。最初由先秦时代的《诗经》发凡创例,之后历代诗、赋、词、曲、小说乃至散文创作中都有文本建构,不仅在结构...
【摘要】文章调查了聋人手语情态动词的表达,分析了手语情态动词的语法化过程、路径、机制等。发现手语情态动词同时经历了两条手语语法化路径,并伴随语音减省、语义漂白。手...
【摘要】时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包括年月日和时段。人们对于时间的认识先从宏观的层面整体感知时间,包括过去、现在和将来。再从微观的角度,逐步认识时段、年月日,再具体...
【摘要】叹词与其他分句共现时,可位于句首、句中或句末,看似句法位置灵活,但叹词在不同位置上的使用频率并不相同。从整体看,句首、句中和句末叹词在分布上依次递减。叹词的分布...
当前,高素质、复合型翻译人才匮乏是我国“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一大瓶颈。 在“一带一路”倡议如火如荼开展的新形势下,我国对翻译人才的需求呈现出新的特征,对翻译人才的质...
我国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现代化建设中,推进现代化的医学教育体系的建立,深入探讨现代医学与英语之间的关系,探索医学和英语深入融合的思路具有重要意义。日前,在广西医科大...
【摘要】重叠是一种重要的构词方式,名词重叠式在禄劝方言中十分丰富,且部分重叠式伴有儿化现象。从基式来源看,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性语素;从结构类型看,主要有: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