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深入探讨现代医学与医学英语的实践关联第二届全国医学语言与翻译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医学人文交流论坛召开

http://www.newdu.com 2018-11-14 中国社会科学网 李清华 李孝英 参加讨论

    我国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现代化建设中,推进现代化的医学教育体系的建立,深入探讨现代医学与英语之间的关系,探索医学和英语深入融合的思路具有重要意义。日前,在广西医科大学和南方医科大学联合主办,广西医科大学承办的第二届全国医学语言与翻译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医学人文交流论坛中,与会学者围绕相关议题深入探讨了语言学等人文学科在医学教育和医学研究中的作用。本次会议分为“专家主旨发言”和“专家面对面”两个环节。大会主题内容分为四个板块:医学英语教育、医学语言研究、医学英语学科建设、医学人文与医学英语写作实践。
    第一研讨板块为医学英语教育。西安交通大学白永权教授担任主讲。
    白永权是我国医学英语教育的奠基人,他主编的医学英语词典和医学英语教材广为医学院校采用。白永权演讲题目为“医学英语大视野——回顾过去,总结现在,展望未来”。他从我国医学英语教育历史、为什么要学习医学英语、人工智能与医学英语教学改革以及语言学与医学脑神经学科的交叉三个方面,系统介绍了医学英语存在的价值、人工智能在医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医学英语老师未来的研究方向。白永权提出,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也是西医学领域的通用语言,世界各国的西医教学都离不开英语教育,即便是英语国家也开设医学英语课程。在未来,不懂英语的医生会被认为是另类。在回顾我国医学英语发展的历史时,白永权认为,我国医学院校开设的医学英语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见证了我国医学教育逐步壮大的发展历程。他鼓励医学英语老师要勇于面对挑战,充分利用医学院校的条件加强医学基础知识学习,在脑科学、语言记忆、神经语言学、语言障碍、临床语言学等领域发挥作用。
    第二研讨板块为医学语言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顾曰国教授、清华大学崔刚教授、南方医科大学李清华教授担任主讲。
    顾曰国的演讲题目为“多模态语料库语言学在神经认知障碍诊断访谈中的应用”。他认为,老年人的神经认知障碍的诊断,目前还没有十分有效的神经影像学的支撑,诊断访谈特别是精神状况检查,对该类疾病的临床诊断有很好的作用。但是,单一的文本分析无法揭示语言中隐藏的深刻含义。他主张,通过记录口头语言产生时的声音、气息、视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并将这些数据整理放入多模态语料库中分析,能够发现话语后隐藏的真正含义。顾曰国以同济大学老龄语言与看护研究中心实验室研究为基础,从多模态语料库语言学角度对老年痴呆症患者临床问诊做分析,通过音视频以及图像文本等对病人的口头、手势、身体动作做记录,并开展同步多层次分析,给最后的诊断提供有力的证据。顾曰国的研究将多模态语言学理论、语料库语言学的理论运用到了神经认知障碍的诊断中,是语言学理论和医学研究的深度融合,为医学语言研究开拓了一条新路。
    崔刚以“语言处理的自动化程度与神经基础”为题,从宏观角度探讨语言与医学的结合。他介绍了失语症的历史,进而从现代认知心理学角度解读了失语症的发生机制。崔刚认为,人类的行为分为受控行为和自动化行为,语言的处理存在于两者之间的连续体上,而决定语言处理机制的是位于大脑皮层下的神经网络。语言处理的自动化程度与人类大脑的神经基础有关,语言处理的研究对失语症等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把人类语言的研究与大脑神经网络相结合,从语言的神经基础角度看待人类语言处理机制,是语言研究与医学结合的有益尝试。
    李清华的演讲题目为“临床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研究的新领域”,从临床语言学产生的背景、理据、内涵、概念、学科定位、研究对象和内容等几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临床语言学发展的历史以及该学科的科学内涵,分析了临床语言学与病理语言学、医学语言学、神经语言学、医患沟通学的差异。他指出,临床语言学是语言学与医学的交叉学科,旨在利用语言学中的语音、音系、句法、语用等理论解决语言障碍和言语障碍等问题。同时,他还为在场老师具体介绍了临床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强调语言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学习工作。近年来,汉语语言障碍问题已经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医学、特殊教育、语言康复等领域,迫切需要汉语语言障碍的描写、分类和评估分级等,亟待应用语言学界与相关领域研究者的共同努力。汉语的临床语言学研究刚刚起步,医科院校的语言研究者大有可为。
    第三研讨板块为英语学科建设与医学口译教学。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李俊博士和广西医科大学周红霞教授担任主讲。
    周红霞从生态学原理和群理论角度分析了医学院校外语学科群建设的概念、意义和路径。她从生态学原理审视我国高校的英语教育,认为高校英语学科,特别是医学院校的英语学科要认清自我,找准英语这种语言的本质。首先,在我国,很多人把英语归为文学学科,对语言学的自然科学属性认识不足,使用自然科学方法进行研究不多,影响我国英语教育的深入发展。其次,英语是一种混合国际语言,英语在我国又是第二语言。二语教育与二语使用都有不同于母语的特殊性。我国医学院校的英语教育应遵循二语教育规律,提升英语教育水平。同时,从事英语教育的广大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英语是当代医学和现代科学的母语,专业名词层出不穷,文化背景来源复杂。英语教育应从母语、二语、自然科学和人文等四个角度研究我国英语教育的基本特点。周红霞提出,目前国际上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基本模式已经进入“后学院时代post-academic science”,学科分类的概念已不再是科学研究的主要脉络,取而代之的是学科的广泛交叉、渗透与跨界(multi-discipline, cross-discipline, inter-discipline and trans-discipline )。她认为,英语跨学科研究是我国英语学科发展的必由之路。英语老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科的发展,练好跨学科学习的基本功,积极主动创建英语学科发展的生态环境,把英语的学科发展与医学教育连在一起,为提升医学教育质量,发挥更大作用。
    李俊以医学会议口译为例,重点探讨了医学英语口译人才的培养和教材的开发。他介绍了北京大学生物医学英语专业的培养方案,分析了医学英语专业学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即机遇来自于专业前景广阔,挑战来自于语音识别和人工智能大步发展,并指出医学院校英语专业培养要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因材施教,李俊强调要遵循知识维度和技能维度,既要重视学生的社会经济文化知识、“大医学”知识等,又要重视翻译技巧的传授,并充分利用现代翻译辅助技术,同时通过真实医学素材加强医学英语翻译基本功的训练。李俊的发言从细节方面阐释了医学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法,为医学院校的英语专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第四研讨板块为医学论文写作教学实践。《英国医学杂志》(British Medical Journal,BMJ)副主编Trish Groves女士和《BMJ中文版》编辑部主任齐文安博士担任主讲。
    Trish以“如何写出让编辑有兴趣发表的论文”为题,重点介绍了国际著名医学期刊对论文内容和结构的基本要求。她以多年编辑BMJ的经验向大家介绍了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时如何确保研究价值,如何使用国际指南对研究进行报告,充分利用IMRaD结构撰写文章,在报告方法和结果时,注意增加研究的可重复性。Trish特别指出,学会高效、准确地撰写摘要和标题是医学论文写作的基本功,是论文投稿成功的关键一步。Trish 的报告对于从事医学论文翻译、编辑、以及《医学论文写作》课程教学的英语老师有很强的实用性。
    齐文安的演讲题目为“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透过BMJ办刊细节看其后的人文精神”。他首先介绍了BMJ中文版的办刊历史,并通过刊物的文章例证来说明该刊物的办刊理念,即尊重科学、以人为本、精益求精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他的介绍让从事英语教学和科研的老师体会到人文精神不仅仅是体现在人文学科里,体现在教科书里,体现在课堂里,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具体的行动里。国际著名医学杂志BMJ对如何办好自己的刊物都有着浓浓的人文情怀。他们对人文题材的关注甚至超过医学界和英语界的认知。人文关怀与人文实践应该成为医学教育、医学英语教育、医学翻译的重要议题,而英语老师更应该在此方面发挥自己的优势作用。
    在专家面对面环节,在场的老师们对医学院校英语专业的发展、文学与医学如何结合、医学英语课程资源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向发言专家提出了咨询。专家们与会议代表进行了友好深入的探讨互动。他们认为,不论是英语翻译、语言学、文学等都能够找到与医学结合的切入点,英语老师应当为跨学科研究做好知识储备,积极利用互联网资源,做好资料的积累,同时逐步发展英语学科群建设,让医学英语成为一门真正意义上的学科。
    在新时代,医学英语教育肩负着更重要的工作使命。本次会议汇集了全国知名的医学英语教育专家和语言学专家,就医学英语的教育、科研、人才培养做了系统深入的探讨,一方面为各医学院校的医学英语教学与改革提供了思路,另一方面为医学英语专业教师跨学科研究提供了指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