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对“求之不得”语义演变的考察表明,其在现代汉语的基本义中不包含“得到了”这层意思。“求之不得”先后发展出“行域”“知域”“言域”三域的用法,其语义演变的机制为转...
摘 要 : 上古汉语中,繁复的第一人称代词“格位”系统似同时存在清晰和模糊两种倾向。历史如果朝清晰的方向发展,就可能最终呈现一个比较严格的第一人称代词格位系统;如果朝模糊的...
一个复合词的成词方式,一般认为来自构词法或来自词汇化。可是递进连接词“何况”和“岂况”无法用这两种方式来说明。这两个词始见于西汉,考察表明,在古汉语中“何”与“况...
摘要: “还好”自清代始就已成为一个具有“庆幸”义的语气副词。“还好”最初是一个偏正式的短语,一般在句中充当谓语对名词性成分进行评判,形成“NP+还好”构式。当评判对象从事...
摘要: “生生”主要充当状语,也可以出现在定语谓词前,有时可以有标使用;主要用在动结式、动趋式前以及把字句与被字句中,经常与表意外情态的副词配合共现。既可以生动化地描摹各...
摘 要: “趁錢”在現代漠語方言中詞義南北兩分:北方的意思是“有錢”,“趁”爲“擁有”和“富有”義;南方“趁錢”的意思是“掙錢、賺錢”,“趁”爲“掙、賺(錢)”義。文中指出...
汉语词汇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即一组意义相近的同义或同类单音词,常由具有某一共同语素的词语替代。我们将之称为语素类化,即同义或同类词在语音表达形式上具有类聚性...
21世纪的认知语言学更加注重阐释特定文化模型和认知资源对概念结构和意义的构建及其生成机理,产生了历史认知语言学和认知社会语言学两个新分支。其中历史认知语言学结合认知语...
摘要: “家”在唐代就已经发展出了定语性领属标记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演化出状语标记、助词、语气词等多种用法。而它的这些用法都源于处所名词“家”。“家”的语法化过程是句法...
摘要: 从晚唐五代到元末明初,近代汉语的比况助词渐渐形成体系并开始广泛应用,而其一系列发展变化的轨迹和印记在三个时期的三部经典著作《祖堂集》《元刊杂剧三十种》《水浒...
摘要: 上古汉语的“之”既可以作为‘往’义动词,也可以用作指示代词,两种用法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考察显示,甲骨文中的“之”经历了“‘往’义动词 过去的(时间) 远指代词”这一...
“尝”是汉语史上常用的表示经历体意义的副词。文章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尝”的试着义与经历义的语义联系,重点分析经历体的典型特征与试着义的关系,探讨“尝”的经...
作者简介: 姚振武(1954-),男,江西南昌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汉语史研究(北京100732)。 内容提要: 上古汉语中,繁复的第一人称代词“格位”系统似...
摘 要: 语法化是一种语言演变现象,无论其发生于哪个语言层面、无论其发生是历时的还是共时的、其发生机制呈现什么形态,都涉及人类的一个基本认知特征———结构边界移动。形式...
摘要: 为了证明语气词“那”在中古已经产生,学术界近二十年陆续找出一些新的用例。利用语文学的方法考察这些用例,发现绝大多数都不能成立。这些“那”有的是错字,有的是语气词...
摘 要: 本文以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相结合,借鉴当代的“语法化”理论和“主观化”理论,对副词“颇”的意义和用法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主要结论如下:(1)范围副词来源于形容词“颇”,大...
摘要: “所有”的全称量化用法在东汉已经出现。从梵汉对勘可知,全称统指用法“所有”来源于可以提取宾语的关系从句标记“所”与动词“有”,与梵文原典中的 yāvat 量化关系从句有...
摘要: 文章认为,语法化可以发生在跨句之间,“要多A有多A”就是从两个相对自由的并列句发展成为具有事理逻辑的主从关系句,最后再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构式的。整个构式是以聚合关系...
摘 要: “之”是上古汉语中一个十分常用的词。作为人称代词和助词的“之”在中古急剧衰落,给汉语的句法演变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中古汉语中产生或大量出现的一系列重要句法现象...
摘 要: 本文以汉语“是”为例,通过跨语言对比,详细考察了系词的语法化路径。研究发现,相应语法化过程由形容词性用法开始,经过动词、代词等用法过渡到语义为空但功能却更为专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