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按]《邵荃麟和胡风》一文曾发表在《传记文学》,2012年第2期,及《粤海风》,2012年第2期。 胡风的女儿张晓风看过之后,她认为“你的文章写得很好,很全面,将令尊和家父之间...
内容提要:如何能够真正继承鲁迅遗产的问题,是近年来学术界、鲁迅研究界热议的话题之一,尤其是鲁迅诞辰135周年和逝世80周年之际。我以为,继承鲁迅遗产,主要应该去除以往加...
内容提要:胡适在抗战爆发后对待战争的态度有较为明显的转变,一言以蔽之,即由主和到主战。但是,过于关注同质化的外壳都会在“非此即彼”之间做出简单粗陋的对比和评价。实...
王安忆八九十年代创作的转型,是她90年代后专心致志经营上海都市题材小说,进入创作成熟期的一个转折点。以前此类评论多是一笔带过,没人深究它复杂多层的内在肌理。但深入探...
《独药师》是张炜在《你在高原》之后,推出的一部回望家乡胶东半岛近代历史风云的长篇之作。在古代,胶东半岛是中国养生学的发生地,也是养生文化传播与继承之地。在近代,胶...
摘要: 对于中国新诗来说,蒂斯黛尔是一个具有特别意义的诗人。胡适、闻一多、郭沫若、罗念生等人都翻译或改译过她的诗歌,为我们研究白话语体诗歌的节奏建构提供了一个有典型...
[出处李伯勇《九十九曲长河》,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8年10月] 踏勘时间之水的重现 著名文化学者,在人民日报社工作的李辉在2013年《上海文学》和《南方都市报》发表了《念念在兹...
鲁迅对国人的观察,早年就注意到一个现象:喜好围观。在仙台医专讲堂,他从日俄战争幻灯片中,看到日军处决中国人时,“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而且“显出麻...
今天是我2015年进养老院以后第一次公开演讲。我现在已经不再做鲁迅研究,但还是要以《我为何、如何研究鲁迅》为题来做演讲,是因为鲁迅仍然活在我的生命中,无论我面对什么问题...
内容提要:抗战造就的特殊社会文化环境,赋予了抗战文学独特的“时段性”品格。民族国家的现实需求、中国知识分子的济世精神与道德担当、政党政治对文学生产的介入是该品格生...
内容提要:鲁迅先生离开这个世界80年后,我们益发感受到他的深邃和可贵,感受到他所独有的特殊价值和意义,比如浓郁的忧患意识、强烈的开放呼唤以及“拿来主义”的倡导和阐释...
我在流水线上拧螺丝 我在流水线上拧螺丝 螺丝在流水线上拧我 我们是两颗狭路相逢的螺丝 拼却一身的力气 拧血拧汗拧乡愁 却拧不出 那个原来的自我 流水线上的每一个人 都是一颗旋...
作者按:这是我的一篇旧作,删节后曾发表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3年第3期。我这次稍作修改,把它又拿出来投给《爱思想》网,是有感于现在一些文艺作品单纯追求虚幻离...
目 录 一、 小鹰与XXX关于“中间人物”概念的通信 二、 小鹰与XX关于“中间人物”与“典型人物”异同的讨论 [说明]在写作《究竟什么是“中间人物”?》一文的过程中,有几个友人阅...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今天下午特别棒。我开始觉得这基本上千真万确地成为mission impossible,是对我们的会议的充分总结。我们的会议确实含金量很高,不是因为我们作为地...
读中国历史到民国阶段必须另用一副眼光,写中国历史到民国阶段必须另用一种笔调。从前的“中国”是对“四夷”而言,居“天下”之中,是天下的首都。到了“民国”,“中”字渐...
2006年,就在刘慈欣开始于《科幻世界》上连载《三体1》[1]的同时,社会上发生了一场关于中国当代文学思想性的争论。在《南都周刊》登出的《思想界炮轰文学界——当代中国文学脱...
约在两年多前,因为临近老舍诞辰120周年,我念想着出版老舍的传记以志纪念,于是便给老舍儿子舒乙打电话,不通。其后又给老舍长女舒济电话,舒济听闻我意,向我推荐徐德明的本...
“由秦迄今,二千余岁耳,然黄帝之子孙,屈伏于他族者三百余年;北方之同胞,屈伏于他族者且七百余年”[1],在动荡不安的“种族-民族-国家”矛盾迫在眉睫之际,个人的身份是什么,个人如何...
在金庸的小说世界中,汉族被描写为弱势群体, 而异族成为强势力量,这是时时复现的历史境遇,亦是贯穿始终的潜在问题。处女作《书剑恩仇录》经由《碧血剑 》直到封笔作《鹿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