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 [访谈] 曹多勇:书写淮河是我一生的情怀 2017-10-14

    1. 在构思、创作《淮水谣》时,对你而言,难点在哪里? 曹多勇: 可以说《淮水谣》是我的一部用心用力之作。2012年我从淮南市文联调入安徽文学院从事专业创作,就开始构思、写作...

  • [访谈] 黄蓓佳:好的儿童文学像探视成人世界的窗口 2017-10-14

    新华网南京4月23日电(钱芳 文/图) 22日晚,书香江苏颁奖典礼暨第十三届江苏读书节启动活动举行,著名作家黄蓓佳作为书香江苏形象大使亮相活动现场。 书香江苏形象大使周梅森、...

  • [访谈] 周梅森:《人民的名义》让我离巴尔扎克更近一步 2017-10-14

    毫无疑问,自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开播,周梅森成了当下中国最火的作家。 3月8日,根据本书改编而成的同名话剧作为第三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参演剧目在北京保利剧院成功首演,...

  • [访谈] 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汲取思想力量——张绪文同志访谈录 2017-10-14

    张绪文 1949年4月参加工作,195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留校从教,1978年调到中央党校。1989年晋升为教授。1990年起,先后担任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副主任...

  • [访谈] 李炜:为什么历史上没有杰出的女画家 2017-10-14

    美籍作家李炜的新书《孤独之间——一部另类艺术史》日前由上海三联出版社出版,书中他梳理了三千年的西方绘画史。这是李炜出版的第九本作品,先前出版过包括《碎心曲》《444...

  • [访谈] 彭扬访谈:讲故事的人 2017-10-14

    《生活》:《灰故事》中最感人的部分,大概就是女孩在河面上看见男孩的“手影戏”那段。我想,它含有这个意思:女孩愿意去看,也的确看见了手影,然而,未必能够看见男孩的内...

  • [访谈] 西川:诗人的工作状态 2017-10-14

    西川:我一眼就能看出一个诗人是不是处于工作状态。当然我自己并不总是处在工作状态,但我知道处在工作状态的诗人是什么样,他的谈吐、他的神态都会告诉我他是不是在工作。像...

  • [访谈] 张悦然:文艺青年是个褒义词“80后”作家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 2017-10-14

    张悦然与读者分享写作心得。 主办方供图 第十五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颁奖典礼4月22日在佛山顺德北文化中心举行,于坚获得“2016年度杰出作家”称号,获奖的作品包括《闪存》《朝苏...

  • [访谈] 吕新:人做事情认真尚且不一定做好,更何况不认真 2017-10-14

    吕新:下弦月 周培骏 制图 值“先锋文学三十年”之际,先锋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吕新,于去年末,出版了他的最新长篇小说《下弦月》。1986年,20余岁的他带着《那是个幽幽的湖》走...

  • [访谈] 万玛才旦:每部作品都有自己的命运 2017-10-14

    受访者:万玛才旦 提问者:周晓华 时间:2017年4月8日 受访者简介 万玛才旦,藏族,电影导演,编剧,双语作家,文学翻译者。已出版藏文小说集《诱惑》《城市生活》《岗》;汉语小...

  • [访谈] 作家马原跨界写起了儿童文学新作《三眼叔叔和他的灰鹅》写给儿子,首发于《 2017-10-14

    《湾格花原》是马原的首部跨界童话作品。图为基于马原一家人定居的南糯山小院实景所绘制的《湾格花原》一书插图。(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供图) 马原的自画像洋溢着童趣。(马原供图...

  • [访谈] 楼宇烈:中国文化,不能再“失魂落魄” 2017-10-14

    名家简介 楼宇烈,浙江省嵊县人,1934年生于杭州。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

  • [访谈] 曹文轩:江苏是我文学的故乡 2017-10-14

    中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马晶晶/摄 2016年4月,曹文轩摘得“国际安徒生奖”,这是60年来首次有华人作家问鼎该奖项,意味着中国儿童文学作品将越来越受到世界读者的关注。 以曹...

  • [访谈] “日本反省历史应向德国学习”——访德国华人作家张丹红 2017-10-14

    新华社柏林4月30日电专访:“日本反省历史应向德国学习”——访德国华人作家张丹红 新华社记者 张毅荣 德国华人作家、知名媒体人张丹红30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

  • [访谈] 二月河:长篇小说有点像盖楼房的水泥浇筑 2017-10-14

    二月河 二月河,本名凌解放,著名历史小说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汉族, 1945 年11 月出生于山西省昔阳县;1966 年高中毕业后入伍,在部队历任战士、宣传干事、副指导员。1978 年转...

  • [访谈] 张好好:潜心写作,让生活慢下来 2017-10-14

    《也儿的石河流过布尔津》,张好好著,重庆出版社2017年3月出版,45.00元; 《禾木》,张好好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7年3月出版,42.00元 只要进入写作,我的心态就是沉潜的。我的先...

  • [访谈] 24册小书,一条中华文化静美的路 2017-10-14

    《中国文化二十四品》丛书 饶宗颐 叶嘉莹 顾问 陈洪 徐兴无 主编 江苏人民出版社 据说学术界有160多种关于文化的定义。定义多,不意味着混乱,而是文化的内涵太丰富。而有着5000年...

  • [访谈] 严歌苓:“那段生活左右我一生的走向” 2017-10-14

    长篇小说《芳华》重现文工团青春岁月,“文艺女兵”严歌苓坦言: “那段生活左右我一生的走向” 《芳华》封面上影印着严歌苓当年跳芭蕾的照片。 严歌苓 周鹏摄 朝阳门街道27号院...

  • [访谈] 王干:优秀作家要超越生活要有崇高感和力量感 2017-10-14

    王干潜京十年 三十年来,评论家王干一直在中国文学的现场。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论述过朦胧诗起,先锋作家莫言、苏童等人的小说都是他评述的对象。文学触角敏感的他,又是“新写...

  • [访谈] 陈永和:我这辈子最关心的就是人 2017-10-14

    秧子:写作是如何进入你的生活乃至生命? 陈永和: 因为我母亲在大学图书馆工作,小时候经常跟着母亲去单位,大概从小学二年级起,就把图书馆里的书一架一架地看过去,从童话...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