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 唐睿:为“香港”这部书做“脚注” 2017-10-14
唐睿就像一个造梦的“织工”,用“重重叠叠的记忆”,加之叙事陷阱,细节谜题,构建起一个巨大的记忆迷宫,恍恍惚惚,似梦一场。 “每个人生活在世,总有他的独特经历和感受,...
[访谈] 唐颖:我通过文学来留住记忆的上海成长中的上海 2017-10-14
情感关系是人际关系中最深刻最脆弱的关系,也是唐颖作品的核心主题。唐颖的作品被认为是了解当代上海的“必备指南”,但她更值得被关注的,是她探究繁华都市中女性的生活、情...
[访谈] 新原野在苍天与原野之间 2017-10-14
手绘/闫楠(饰躹生) 制作人王可然 编剧万方 6月南屏古村百人接力读剧本全家福 “我噔噔噔噔拼了命地跑,耳边的风呜呜地吹;我已经喘不上气了,可还在跑,马上就要晕过去了,可...
[访谈] 何平访谈小昌:漫不经心是特别高贵的品质 2017-10-14
何平 / 文学评论家 小昌 / 作家 何平:从发表量来看,你其实已经是一个“成名”的作家了,但我注意到你的小说集中发表应该是这两三年的事。我疑惑的是,究竟这两三年是你创作的...
[访谈] 总主编温儒敏谈“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新思路 2017-10-14
“我觉得教学是值得用整个人生投入的事业,是我所痴迷的乐事,是一份完美的精神追求。”10年前,北大教授温儒敏获得教育部授予的“全国高校教学名师”称号,这一简洁凝炼的获...
[访谈] 对谈|作家宋小词:初中时读《红楼梦》,被老师骂“吃多了” 2017-10-14
宋小词是来自湖北的80后作家,自2005年在《芳草》杂志发表第一部中篇小说《晚妆》后,至今已创作二十多部中篇小说、两部长篇小说。她的作品多次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中...
[访谈] 刘慈欣:科幻让未来有更多可能 2017-10-14
刘慈欣被誉为中国目前最有影响力的本土科幻小说家,他凭借《三体》获得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雨果奖,是公认的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国际科幻大奖,...
[访谈] 报告文学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2017-10-14
问:徐芳 答:陈启文 不是社会冷落了你,而是你对社会漠不关心;不是读者抛弃了你,而是你先抛弃了读者 朝花周刊:和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学复苏时的社会环境相比,报告文学受重视...
[访谈] 孙颙:我不喜欢哀叹而要给没落者送去温暖 2017-10-14
回望孙颙的创作历程,这些关键词出现在他小说的路径上:历史与现实的交织,知识分子的内心和命运,现代丰富的城市生活,他是一个有着宏阔时空场域情结的作家。孙颙表示,当他...
[访谈] 王晋康:人生若重来我可能会是科学家他是银河奖、科幻星云奖“终身成就奖” 2017-10-14
王晋康(王坤 摄) 王晋康作品 作为国内知名科幻作家、第十五届银河奖得主、第五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终身成就奖”得主以及97国际科幻大会银河奖得主,王晋康与刘慈欣、何夕...
[访谈] 何平访谈周恺:我经常怀疑自己不过是别人的一个噱头 2017-10-14
何平 文学评论家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周恺 生于1990年,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2012年发表小说处女作《阴阳人甲乙卷》,作品多见于《天南》《山花》《青年作家》《作品》《芙蓉》等...
[访谈] 王敦:中文系学生热衷时髦理论,不读文学作品,怎么办 2017-10-14
学者王敦的《打开文学的方式》一书今年年初出版,目前已再版。对许多中文系学生和文学爱好者来说,文学名著读不进去、怎样训练自己的文本阅读能力是真实存在的问题。而王敦希...
[访谈] 对谈|陈岗龙、席慕蓉、定宜庄:我们今天为何重提游牧文明 2017-10-14
9月19日,蒙古学学者陈岗龙,著名诗人席慕蓉,清史学者定宜庄应邀在复旦大学做了题为《美在草原 ——〈草尖上的文明〉三人谈》的讲座,由复旦民族研究中心主任纳日碧力戈教授主...
[访谈] 朱天心:我依然抗拒不舒服的现实 2017-10-14
图/大食 “她渴望多元,试图为弱势群体发声——她一直在坚持动物保护活动。核埋在这些物事中间,如同她的哮喘一样形影不离:不认同世界的主流价值观,拥有自我主张与意见,抗...
[访谈] 何平访谈袁凌:记忆、历史如何参与我们今天的生活 2017-10-14
何平:虚构和想象,应该赋予文学“写实”更大的自由。然而,事实上,当下的文学生态限制了作家处理现实的能力。新世纪文学中,有一类向新闻迁移的写作,看似追求真实,实际上...
[访谈] 他们如何驾驭“编辑+作家”双重身份 2017-10-14
编者按 在儿童文学领域,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既是作家,又是编辑。彭学军、左昡、孙玉虎……作为作家,他们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屡获奖项,同时,他们也在编辑岗位上不停...
[访谈] 曹宇翔:当下军旅诗歌仍有着庄严饱满的艺术品相 2017-10-14
写法有新旧,情感无古今。我个人认为,无论人类生活如何现代化,不仅军旅诗,其他诗大概也这样,还是写人,写人的内心。诗属于心灵、精神。诗和一些美的事物,表面上看是没用...
[访谈] 专访知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叶辛:文学要有对时代和人生深刻的体验思 2017-10-14
叶辛 叶辛著作《华都》 叶辛著作《蹉跎岁月》 叶辛著作《孽债》 叶辛著作《我们这一代年轻人》 叶辛著作《问世间情》 “文学本来就是观念形态的东西,是社会的一种存在,是随着...
[访谈] 程永新:为了莫言推迟出刊 2017-10-14
语言比以往节制 羊城晚报:这次《收获》杂志首发莫言新的短篇小说,过程是怎样的? 程永新: 其实我们也比较早地和他进行过沟通。在北师大开会的时候,也就是莫言作为国际写作...
[访谈] 孙中伦:一场旅行解决不了人生困惑 2017-10-14
孙中伦,生于1994年,毕业于美国波莫纳学院,入选剑桥大学2017年社会人类学硕士项目。(资料图片) 21岁从美国休学,回国打工,从东莞、大理、定西到苏州、北京、成都,90后少年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