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访谈] 傅惟慈:一生钟情仍是书  2017-10-17
     [访谈] 傅惟慈:一生钟情仍是书  2017-10-17 
     人生如牌戏,发给你的牌代表决定论,你如何玩手中的牌却是自由意志……我要玩得自在一些,潇洒一些,我也希望我玩的游戏能与人同乐。 傅惟慈 文学翻译家、诗人。主要译作有:...
 [访谈] 王火:我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尊重历史  2017-10-17
     [访谈] 王火:我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尊重历史  2017-10-17 
     《战争和人》,王火著,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多次再版,图为2012年8月作家出版社出版封面,定价97.00元,《九十回眸》即将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我书中写到的人物凡用真名真姓...
 [访谈] 江南:不断挑战自我  2017-10-17
     [访谈] 江南:不断挑战自我  2017-10-17 
     身为作者,应该尽量让读者能够读懂和理解自己的作品,但如果把目标放在只写读者喜欢的东西,就没有完成作品全部的意义,而是只完成了第一步——娱乐大家。 江南 本名杨治,2...
 [访谈] 白烨:深沉阅读体现文明程度  2017-10-17
     [访谈] 白烨:深沉阅读体现文明程度  2017-10-17 
     3月19日,首届“腾讯书院文学奖”将正式揭幕,文学奖所涉及的“年度小说家”、“年度诗人”、“年度散文家”等奖项也将综合网友投票选出。与以往市场性的作家占据主流的网络票...
 [访谈] “最美的书”的设计者们  2017-10-17
     [访谈] “最美的书”的设计者们  2017-10-17 
     在大众印象里,书籍多是承载文字的载体。一说到书籍的美,大家认为大抵就是指书中华美的文字。然而,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让大众改变了这种刻板印象,让书籍散发出了艺术气息,...
 [访谈] 叶开:我为什么编《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  2017-10-17
     [访谈] 叶开:我为什么编《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  2017-10-17 
     叶开,作家、《收获》杂志副编审,著有长篇小说《口干舌燥》、《我的八叔传》等,以及《对抗语文》。 《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综合分册)叶开著/江苏文艺出版社2014年3月版...
 [访谈] 凸凹:写作是对被大巴山围困青春的一种皈依  2017-10-17
     [访谈] 凸凹:写作是对被大巴山围困青春的一种皈依  2017-10-17 
     凸凹,又名成都凸凹,本名魏平,祖籍湖北孝感,生于四川都江堰,在大巴山生活、工作二十余年。当过设计员、规划员、编辑记者、公司经理、政府职员等。著有《大师出没的地方》...
 [访谈] 严家炎:研究文学史应该心胸宽阔一点  2017-10-17
     [访谈] 严家炎:研究文学史应该心胸宽阔一点  2017-10-17 
     严家炎 2013年,80岁的严家炎又回到北京大学的讲台讲了一课,讲的是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和1959年初次登上北大讲台时的观点不同,他主张现代文学起点应向上推移至甲午战争之前。...
 [访谈] 朱晓凯:浅阅读时代需要有分量的书  2017-10-17
     [访谈] 朱晓凯:浅阅读时代需要有分量的书  2017-10-17 
     作为一位资深媒体人,朱晓凯跟文字打交道数十载,他总是在工作之余通过大量的阅读来充实自己。对于他而言,阅读已是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 书店应当“轻重”结合 逛书店,是他...
 [访谈] 网络时代 需要个性化阅读  2017-10-17
     [访谈] 网络时代 需要个性化阅读  2017-10-17 
     经典阅读最大的特点除了通过文本细读达到深度阅读之外,还非常个人化、非常个性化。我认为,在今天这样一个网络时代,强调经典的阅读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我对现在的读书状态...
 [访谈] 苏童:好的作家会带你“通往偏僻之路”  2017-10-17
     [访谈] 苏童:好的作家会带你“通往偏僻之路”  2017-10-17 
     4月1日,腾讯书院腾讯文学奖在京颁奖。著名作家苏童和阿来分别获得年度小说家和散文家,徐则臣获年度新锐作家。苏童发表《今日之现实 明日之文学》主题演讲。“我经常听到作家...
 [访谈] 张翎:我写小说最依赖的元素是内心的感动  2017-10-17
     [访谈] 张翎:我写小说最依赖的元素是内心的感动  2017-10-17 
     故乡温州和北美大陆是作家张翎笔下很多故事的发生地与灵感源泉,身在海外用小说走近相隔遥远的江南,或者长居加拿大以文学回望一百多年前北美华人历史,从时间到空间,对她的...
 [访谈] 詹福瑞:阅读,从第一本经典开始——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学者詹福瑞  2017-10-17
     [访谈] 詹福瑞:阅读,从第一本经典开始——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学者詹福瑞  2017-10-17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进行国民阅读率的调查,从调查情况看,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大体维持在50 %左右,每年国民中大概有一半人是不读书的,这种状况令人忧虑。...
 [访谈] 不像一粒沙古老,但比一滴水年轻--访诗人李瑛  2017-10-17
     [访谈] 不像一粒沙古老,但比一滴水年轻--访诗人李瑛  2017-10-17 
     作家小传: 李瑛,河北省丰润县人,1926年12月生。曾任文艺刊物总编辑、出版社社长、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等职。曾获中央军委颁发的胜利功勋...
 [访谈] 刘政屏:守望文化成为我坚定的责任  2017-10-17
     [访谈] 刘政屏:守望文化成为我坚定的责任  2017-10-17 
     刘政屏,合肥本土作家,安徽图书城总经理。从业至今,三十年与书相伴,在刘政屏看来,好书店是城市的文化灯塔,代表了城市的一种生活方式,守望文化早已成为他内心坚定的责任...
 [访谈] 读客董事长华楠:书业巨头的营销大法  2017-10-17
     [访谈] 读客董事长华楠:书业巨头的营销大法  2017-10-17 
     你有多久没去书店买过一本书了? 不少人都答不上这个问题。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阅读电子书,这也使得传统图书出版商的日子并不好过,再加上盗版等因素的...
 [访谈] 夏雨访谈李轻松:在细节的真实与世界的虚空里  2017-10-17
     [访谈] 夏雨访谈李轻松:在细节的真实与世界的虚空里  2017-10-17 
     一、“写作是件寂寞的事情,我越来越想退到最后,或许就离心灵最近。朋友们都笑我落伍,正好我也不善交流,也算是一种隐秘的方式……” 但2007年5月16日,您在网络开通了自己的...
 [访谈] 杨林青:像一块海绵,捏紧,入水,放开  2017-10-17
     [访谈] 杨林青:像一块海绵,捏紧,入水,放开  2017-10-17 
     【杨林青设计的书】 【杨林青设计的书】 【杨林青设计的书】 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杨林青 1975年生于重庆,199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毕业后工作于北京...
 [访谈] 赵赵:《丫头儿》说的是当你谦卑却有力量  2017-10-17
     [访谈] 赵赵:《丫头儿》说的是当你谦卑却有力量  2017-10-17 
     “我这一次是真正在写小说。”写过好几部剧本和小说并以贫著称的70后作家赵赵,在3月16日于北京单向街书店举办的中篇小说集《丫头儿》发布会上,这样郑重地说。“如果说40岁之前...
 [访谈] 吴义勤:西安有条件成为新时代的文学之都  2017-10-17
     [访谈] 吴义勤:西安有条件成为新时代的文学之都  2017-10-17 
     吴义勤简介: 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66年生,江苏海安人。现为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主编,兼任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在《文学评论》、《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