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生活 >

为孩子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青年报 秦春华 参加讨论

    为孩子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
    拙作《“四大名著”适合孩子阅读吗?》(《中国青年报》2016年9月26日第10版)发表后,所引起的关注和反响令我始料未及。
    “四大名著”是否适合孩子阅读,本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作为流传数百年的文学经典有其存在的价值,自不待言。真正重要的问题并不是“四大名著”到底适合不适合孩子阅读,真正重要的问题是:当孩子开始识字读书时,家长要给他们买哪些书来读?我们所面临的实际困难是:当家长准备给孩子买书时,可供选择的令人满意的现当代白话文学作品是如此之少!《“四大名著”适合孩子阅读吗?》这篇文章的真正用意,是试图引起全社会都来关注适合孩子阅读的优秀现代文学作品的选择与创作活动。
    判断哪些书是否适合孩子阅读的标准不在于书籍本身是经典还是非经典,而是在于:第一,能否帮助孩子更快更容易地认识汉字;第二,能否引起并持续保持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帮助他们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第三,能否在孩子成长的初期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我之所以主张“四大名著”不一定适合孩子阅读,就是源于上述三个判断标准:第一,半文半白的表达方式不能帮助孩子更快更容易地识字,反而加大了孩子识字的难度;第二,大量的古体诗词曲赋不能引起孩子的阅读兴趣,反而使孩子因为读不懂文本而产生畏难心理;第三,源于古代中国市井文化的某些已经不再适应现代文明社会的价值观,不能帮助孩子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反而容易使孩子在心性未定时受到不良影响。
    如果以上述三个标准来衡量,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知识界、文化界和出版界为孩子所推荐、提供的优秀现代文学作品的数量和质量还远远不能满足家长的需求。我们在这方面所开展的有意识的系统性的科学性的工作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我们似乎已经忘记了或者放弃了成年人应该对孩子阅读所承担的教育责任。
    儿童阅读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它关乎世道人心,也关乎我们每个家庭的未来和整体民族文化素质的提升。我们不可能让孩子只通过课文、教材和考试去接受教育。那样的话,他们也许可以学会知识,但一定不能获得智慧。我们必须让孩子学会阅读,喜欢阅读,通过习惯性的大量阅读去传承文化,认识世界,凝聚共识,发现自我。这些目标不会自动实现,必须也只能通过有意识的教育活动才能完成。归根到底,我们这个时代的所有孩子——也是未来时代的成年人——都是这个时代成年人的孩子,都应该得到所有成年人的照顾——不仅是身体上生活上的照顾,更重要的是心灵上的呵护和引导。
    那么,如何解决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合适的优秀现代文学作品时所面临的实际困难呢?我在《“四大名著”适合孩子阅读吗?》一文中提出了三条建议:一是大学里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学者应该更积极地行动起来,引导社会更加关注孩子的白话文学的阅读生活和体验,推荐并创作一批新的现代文学经典;二是从事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学者、从事现代文学研究的学者以及文学创作者应该携起手来,从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能力出发,有意识有针对性地为社会推荐并创作适合孩子阅读的优秀文学作品;三是知识界和出版界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并承担起自己的道德责任和教育责任,为家长和孩子提供更多优秀的现代文学作品。这三项工作费时费力,实施起来并不容易,需要我们具有更大的决心和耐心,更需要关心儿童成长和儿童阅读的专业人士的团队合作。
    除此之外,也许我们还可以发挥民主和草根的力量,在儿童阅读问题上实现“自救”与“互助”。比如,我熟识的一位经济学教授,就为他的孩子创作了不少高水平的儿歌和故事。把这些儿歌和故事分享给社会公众,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孩子们的阅读材料,并扩大每个家庭在选择儿童读物时的选择范围。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有关儿童阅读的事业,做比不做要好,早做要比晚做好,多做要比少做好。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假以时日,当可以实现我所期望的,在孩子的书架上能够出现更多更好的现当代白话文学经典,至少会比目前的种类多。
    (作者为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