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评论] 叶盈:报答或追思的方式──评张承志散文《点滴未敢忘》 2017-10-14
《点滴未敢忘(外一篇)》是张承志写得极少的悼念文章,沿用他习惯的惜字如金的风格,即便是对自己最尊敬的逝者,也不肯多浪费一点笔墨,但读者还是从引而不发、静水深流的文...
[作品评论] 王雅鸣:她让我们嗅到南美洲的气息 2017-10-14
去年就听说,余义林写的《相思在马丘比丘——跨越半个地球的南美之旅》(东方出版社)即将问世,一直十分期待。等书在当当网上挂出来,就迫不及待地下单买了新书。真的是开卷...
[作品评论] 薛子俊:从经典中寻找启发——读毕飞宇的《小说课》 2017-10-14
《小说课》:毕飞宇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在一个信仰理性的时代,文学的位置是微妙的。我们常说:文学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高”出去的那一截,是在现实世界中难以被演...
[作品评论] 岳雯:《北鸢》,人的消失,或曰美的困境 2017-10-14
“葛亮对于美的追求,真真到了极致。但是,这也是《北鸢》深层的问题。小说是一种世俗文体,建构它的根基是活泼的、泥沙俱下的世俗人生。世间的事,并非只有好与坏,真正考验...
[作品评论] 吴周文:回望故乡的村庄 2017-10-14
来自汪曾祺故乡的青年作家周荣池,近期推出长篇散文《村庄的真相》(以下简称《村庄》,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他继承了汪曾祺对故乡高邮的热爱,以“一本书”的“长篇散...
[作品评论] 李松睿:时间、命运与衰败——师陀20世纪40年代小说创作的关键词 2017-10-14
当师陀在20世纪30年代尚以芦焚的面貌出现在文坛的时候,他那略显笨拙、沉闷的笔触,总是热衷于描绘河南故乡的风景以及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农民,生动地呈现了中原大地的凋敝与苦...
[作品评论] 李海鹏:升入星空的痛苦诗学:一种精神自传——读寒烟诗集《月亮向西》 2017-10-14
痛苦——一个真正的单词;痛苦——一个善良的单词;痛苦——一个好心的单词。 ——圣库尼昆达(十三世纪)[1] 那无限者从四面八方如此亲密地渐渐化为他,使他得以相信自己感觉...
[作品评论] 高旭东:以插画诠释鲁迅小说 2017-10-14
《范曾插图鲁迅小说集》:鲁迅著;范曾插图;高旭东、葛涛注释;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图片为该书插图。 在新文化运动已在潮动的1917年和1918年初,鲁迅还在埋头抄古碑,表明辛亥...
[作品评论] 当代作家评论·聚焦新锐力量 | 陈林谈甫跃辉:后理想主义时代的 2017-10-14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尤其是90年代以后,“理想主义的终结”、“人的消失”、“人的死亡”、“人文精神的失落”之类的声音不绝于耳。这一判断背后的价值取向、文化立场、知识谱系...
[作品评论] 周梅森《人民的名义》:弘扬正义的黄钟大吕 2017-10-14
作家周梅森时隔八年之后,于2017年开年之际推出长篇新著《人民的名义》。近日,由中国作家协会、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江苏省作家协会联合主办的新书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作家...
[作品评论] 吴羱奇:“遗老”的“抒情” ——试论林纾长篇创作小说中的历史书写 2017-10-14
摘要: 林纾一直作为一个翻译大家为人所知,但事实上,他还创作过多部长篇小说。这些长篇小说作为接受过西方文学影响的林纾的作品,尤其值得我们关注。笔者通过对林纾小说叙述...
[作品评论] 殷健灵:王承志长篇小说《同和里》,一场笑中带泪的童年游戏 2017-10-14
“《同和里》中,王承志提炼了自己的人生体验,动用了前半生最宝贵的生命财富,我相信,那个创作中的他的心是燃烧着的,无需卖弄技巧,无需故作呻吟,无需虚晃一枪,无需搜肠...
[作品评论] 缪克构:赵丽宏诗集《疼痛》,易读而又难解的灵魂叩问 2017-10-14
作者手稿 从在崇明插队时写的《火光》等诗作,到1984年出版的第一本诗集《珊瑚》,再到2016年最新出版的诗集《疼痛》,近半个世纪以来,赵丽宏一直作为一位赤诚的诗人在写作。从...
[作品评论] 当代作家评论·聚焦新锐力量 | 李振谈张悦然:旧梦重圆,青年的 2017-10-14
张悦然的新长篇《茧》中,诗人殷正说:“为什么有时候危险的事物会让人感到温暖呢,我只是觉得那种感觉很奇妙。”它几乎成了张悦然小说中的真理——那些沁人心脾的孤独,旧日...
[作品评论] 诗集《珠穆朗玛》背后的故事 2017-10-14
《珠穆朗玛》是高平的第一本诗集。此书由解放军文艺丛书编辑部编,新文艺出版社1955年3月上海第一版。书的扉页还特别列有一个副标题:《进军西藏诗集》。 1950年1月,中共中央、...
[作品评论] 王昕朋进城系列小说:问题打工者与新进城叙事 2017-10-14
我们常说城市化,乡下人怎么被城市化?常说进城打工者,送快递的、看大门的、停车收费的,打交道不过5分钟,又有多深的了解? 作家王昕朋近一年多来的三部中篇:《金融街郊路...
[作品评论] 陈涛:李燕蓉《月光花下的出离》,永恒困境的无望逃离 2017-10-14
《月光花下的出离》最初以《出口》为题,刊发在《中国作家》杂志。“出口”是小说的核心,是现代人精神困境寻找出口的隐喻。尤其在当下社会,快速多变的节奏、商业资本的冲击...
[作品评论] 陈春生:《园》,静听花开的声音 2017-10-14
《园》,纯玻璃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38.00元 纯玻璃使用的全部意象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花园,这个想象中的私人花园四时风景迥异,但总是生机勃勃,季节变幻的不同色彩...
[作品评论] 当代作家评论·聚焦新锐力量 | 方岩评双雪涛:诱饵与怪兽——双 2017-10-14
一、 双雪涛与《收获》编辑走走对话时,谈及自己在写作方面的野心:“只要你足够好,足够耐心,足够期盼自己的不朽,就可能完成自己的伟业。”[1]“伟业”与“不朽”是夸张、虚...
[作品评论] 雷达:梦幻翅膀下的渴望与哲思 2017-10-14
近日拿到陆梅的儿童小说《像蝴蝶一样自由》(明天出版社出版),是本薄薄的书,先是觉得没有阅读压力,读下来才发现,这小书很不小!它以小巧的体积,表现了丰富的内涵;以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