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家论 >

相宜:走过的生活都化成了生命——评张忌双雪涛的小说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收获》杂志 相宜 参加讨论


    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经历了战火的颠沛流离,看过了生命的艰难与衰亡,行程几千里后,冯至来到西南联大,将生命安栖于昆明郊外的“林间小屋”。正是在这个栖所,他写出了堪称中国最早的体悟生命诗集《十四行诗集》。“一个人在山径上、田埂间,总不免要看,要想,看的好像比往日看的格外多,想的也比往日想的格外丰富。”[1]于是,在1941年,一年的时光,写出27首诗,记录下生活日常的真切体验和真实意象。我们跟随着,或快或慢地前行和停歇。在彗星的出现和狂风的乍起中,“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冯至的诗是体验的诗,他从生活中获得经验,提供灵感,所写都是与他的生命发生深切关联的人和事,当然,那也是高于生活的另一种“生活”。
    五四以降,从鲁迅的《伤逝》,巴金的《寒夜》,到凌淑华家庭日常的描述,再到老舍的《四世同堂》《正红旗下》,林语堂的《京华烟云》等等,无论世事如何剧变,百姓或跃跃欲试或惊恐惶惑或艰辛无奈,日常生活依然在传统的生命轨迹中缓缓流淌。当然,日常生活,构成了作家的生命真实。那些来自生活稍瞬即逝的光芒,被纸笔凝结成文学世界里的繁星点点。日常是拥抱之后的争吵,争吵之后的拥抱;是儿孙的吵闹,祖宗的香火;是熨帖的袖口,裤腿的褶皱;是嘴角的饭粒,弥漫在房子里久不散去的油烟,是街头巷尾的鸡鸡狗狗……这些散落在每一个生命刻度里的存在,如此琐碎,你甚至没有意识到发生就已经结束。然而,当你试图感怀人生的宏大,蓦然回首,却看见成群结队盛气凌人的少年中,你笑得招摇;故乡门上的福字,依靠着木叶,你贴得小心。走过的生活,都化成了生命,一地鸡毛,熠熠生辉。
    日常生活以及生活其间的人,成为一代一代作家们笔下的主题,周而复始,生生不息。叙述日常的传统,而今流淌到备受文坛关注的青年作家的身上,本文讨论的两位青年作家张忌与双雪涛,他们年轻、敏感,与时代的紧张共存相长,不说为新文学长河拓展了流域,却也溅起属于他们生命信息的五光十色。
    作家张忌成名于2005发表的中篇小说《小京》。他并不把目光聚焦于离奇的谋杀案上,而是平实又真诚地把亲人与爱人,面对生命无常的日常反应刻画出来。爱情无疑是美好的,面对女友的突然离世,“我”充满深情的日常回忆让人动容,不论是小京找到工作时对未来的期许“我们再也不会分开了”,还是冬日里的温情“小京最怕冷,以前每次睡觉,都是我先钻到被窝里睡暖了再给她睡的。”那些本该美好的未来都随着小京的死,不复存在,只留下生者生存。从四川乡下来处理后事的“大伯”、“姐夫”与“我”对小京的怀念,在故事的发展中形成鲜明的反差:对北京郊区的嫌弃,对我的冷淡,理发的喜悦,去天安门的激动……所有“我”以为的来自乡土看起来对死亡的漠不关心,在小说的尾端,渐渐崩裂。当看到小京冰冻的遗容,当年轻的生命燃烧成灰烬,当“我”为了与小京多待会儿,独自背着骨灰前行,人与人的隔膜在生命与生活面前达成了谅解:“姐夫和大伯正一左一右地站在我的身后,他们用两只干裂的大手托住了装着骨灰盒的大旅行袋,两个人神情专注,像是捧着一件价值连城的宝贝。”这是我们都爱的人,生于日常里的生活,必镂刻在生命之中,人总要活下去。
    关于人如何活着,张忌的长篇小说新作《出家》,给出了另一种出路:信仰。主人公方泉是一个入世的机灵人,怀揣着赚钱让妻儿过上幸福生活的梦想,拼了命地努力工作。方泉勤快又善于揣摩他人的心理,凭借送礼的活络脑筋,让妻子秀珍获得工作,也让自己同时身兼数职:送牛奶、送报纸、骑三轮车、和尚、油漆匠、卖废瓶。初读《出家》,有些余华笔下《活着》的感觉,这种感觉来自于作家设置的苦难生活。来自日常层层叠叠,接连不断的大小灾祸,让一个平凡之家几乎没有片刻安宁。生活疲惫不堪时,原来仅仅是谋生手段的“出家”,逐渐在他的日常生活隐现,成为平凡生活中另一种选择。
    “可是,真离开了寺庙到城里来送奶,我又有点后悔。我说不清那种感觉,似乎心底里,我还是想做和尚这个行当的。”
    佛缘在一次次现世生活绝望之际,将方泉拯救。冥冥之中,出家之路在出世入世间,已经注定。他为了谋生,初次上赤霞山,被阿宏叔剃头后“恍惚地觉得自己已经成了一个身份不明的人”,第二次,因为奶站出事,阿宏叔邀他去做空班赚钱,“起初,跟在人群后,我还显得有些战战兢兢,因为我觉着自己是这群人中最身份不明的一个。但没多久,我便适应了这样的气氛,我一边撒着净水,一边念念有词。甚至,在装模作样张嘴闭口之间,我都疑心耳边那些诵经声真是从我的嘴中发出的。”自我身份的怀疑逐渐消解,每当生活看起来在好转,突如其来的现实困境其实正一步一步把他引向出家。第三次空班,他仿佛看见“那些僧众和信徒,站在高台前,温和而赤诚,而我就那样面容安详地坐在高台上,身上笼着一层淡却辉煌的光芒。就在这一瞬,我的心忽然就明亮了起来。”
    当妻子怀上他期待已久的儿子,随时要住院时,前所未有的恐慌和焦虑席卷而来,方泉没有选择与家人取暖,而是躲进厕所念起楞严咒。
    终于,念到第五遍的时候,我终于完全地平静了下来,就像有什么东西从我身体里被驱赶了出去。再念下去,声音竟然也不一样了,似乎不再是我一个人单调的诵念,而是无数个我站在一起,层层叠叠,低沉浑厚,海一样的无边无沿。……从厕所出来的时候,我觉得整个人都在恍惚,我感觉自己不是从厕所里走出,而是从另一个世界走过来。这世界似乎是真实存在的,它与我若即若离,就像磁铁的两级,存在却无法接近。……就在此刻,我在心里默许了一个愿望。我想,如果我这次真能生下一个儿子,我一定要把自己的下半生皈依了佛祖。
    秀珍生下儿子方丈后,却意外发现手骨患了囊肿。所有积蓄填了医药费,方泉已难以在俗世生活自处。成为乐众的他,从容地参与大大小小的佛事。宗教生活成为其日常。于是,他遇见了慧明师父,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小庵,成为了“山前寺”的当家——广净师父。
    世俗生活和出家生活在方泉身上痛苦地纠缠着,“我有些害怕,我怎么能动心呢,难道我愿意为了那个寺庙舍弃秀珍和孩子们?我用力给了自己一个耳光,我在心里用最恶毒的字眼反复地咒骂自己,我得让自己明白,一切都是虚妄,只有躺在我身边的秀珍,还有那三个孩子,才是我真正该拥有的一切。”但是,方泉的心思早已经不在于此,他试图回忆家庭的美好画面,却发现更在意山上遍野的杜鹃花,金碧辉煌的庙宇,满溢的赞扬声和虔诚的眼神,想象中身披法衣慈悲普渡众生的自己。终于,方泉成为了家庭生活的局外人。利弊难以道明,只希望方泉不要忘记破败的山前寺院里,桂花树下说笑念经的村中老太,“村里人家,无论是婚丧嫁娶,还是出门营生,都不会绕过寺庙,只要有事,都会去庙里问问师父”,与人的连接才是寺庙的日常生活。
    与无常共生,无常即是日常。作家双雪涛笔下的生活冷峻又充满诗意,人生的无常,在时光的流逝中生长为生命的一部分。让人惊艳的是,他没有放过生活中稍瞬即逝的光与幽,并让世界的某种本质在其中闪烁。
    《平原上的摩西》以干净、简洁、克制的笔调,大量的交叉闪回,不同人物的视角,环环相扣讲述了一个特有时代的日常图景。生活不知不觉被撕裂开,巨大的伤口深处,闪耀着幽微光芒,忽隐忽现,人性随时都可能火山爆发。
    作者在表现生活的从容中,抵达人性的内核,审视时代,构建生命。故事设置在九十年代的东北,那是属于几代人的共同记忆。“工厂的崩溃好像在一瞬之间,其实早有预兆。有段时间电视上老播,国家现在的负担很大,国家现在需要老百姓援手,多分担一点,好像国家是个小寡妇。”大量生活被连根拔起,曾经无忧无虑的同路人,在九十年代被吹散到社会各个阶层,各有归属,各自流浪。生活与国家时代紧紧勾连成大网,把这些无能为力的小生命过滤出局,这些构建时代的参与者,反而被抛弃了。故事大量地提到时间刻度(按文中出现顺序),真实又直观地让读者认可这个文学世界:1995年庄德增离职卷烟厂南下求机遇;1995年初冬,市里发生出租车命案;1995年12月24日晚十点半,警察蒋不凡遇难;1995年,7月12日小树打架,傅东心给李斐讲《出埃及记》;1995年,工厂崩溃李守廉下岗;千禧年前后的某个夏天,广场拆除伟人像,庄德增遇上出租车司机李守廉;2007年,庄树成为刑警,重查劫杀出租车司机案;1968年,李师傅救了傅东心的爸爸,庄德增把傅老师的同事打死了。1995年9月,李斐和庄树约好平安夜11点在东头高粱地,送他一片燃烧的圣诞树……
    捋顺所有的时间节点之后,作者笔下的日常线索给出了故事谜底。残酷的案件竟阴错阳差起缘于孩子之间的承诺:“小树在等我啊。”“一片火做的圣诞树,烧得高高的,我答应你的。”或许我们可以把故事开始裂变时间再往前推一些,1968年文化大革命,李师傅救了人,庄德增杀了人。傅东心对“恩人之女”李斐的关照和“仇人之子”庄树的淡漠,从中便可窥见其因。她看着儿子庄树的顽劣就想起文革的残酷暴力。“我说,无论因为什么,打人都有罪,你知道吗?他说,别人打我,我也不能打回去吗?那以后不是谁都能打我?我看着他,看着他和德增一样的圆脸,还有坚硬的短发。在我们三个人里,他们那么相像。”冬心放不下的执念,遮蔽了庄树继承的是庄傅两脉血液的事实,“我爸常说我叛逆,也常说我和他们俩一点都不像。其实,我是这个家庭里最典型的另一个,执拗、认真、苦行,不易忘却。越是长大越是如此,只是他们不了解我而已。”,长大着的庄树决定做些对别人和自己有意义的事——成为一名警察。从警校毕业时,东心把庄树欺负李斐的踢球场景角色调转,把和解与信任作为一幅画送给了儿子。
    摩西分开红海前,接受神旨的犹豫和挣扎,就如同傅东心背负着“文革”遭遇的伤痛在时代中静默地生活,把所学所想教授李斐;如同庄树面对玩伴与责任,李斐面对爱人与亲人。他们都拼尽全力想要保护自己想保护的人,珍视有他们存在的生活,一旦心存信念作出决定,水面变成平原,万物都将让路。
    双雪涛寥寥数笔勾勒“日常生活”的画面感,真实得令人发指,让人扑通一下,跌入文学世界。“一辆救护车从他身后赶上来,车上跳下来几个男护士,七手八脚把他擒住,他向我喊道:默,别哭,我在这儿呢。他被拖上车的时候,灵车也发动起来,我坐上灵车,向外撒起纸钱,向着和他相反的方向驶远了。”(《我的朋友安德烈》)“喝过水之后,狱警们抽起烟,犯人们坐成一排相互轻声说着话,看着落日在眼前缓缓下沉,父亲后来对我说,有几个犯人真是目不转睛地在看。”(《大师》)“我家原先住在胡同里,一条直线下去,一间房子连着一间房子,有的房子门口有片空地,我家就是。奶奶刨开土,种了些大葱和黄瓜。有时吃饭吃到一半,我叫一声:奶,吃饭吃得不过瘾,没有葱。奶奶就站起身来,迈着小脚,走到院子拔一棵葱,洗净放在我面前,笑说:孙子,吃完还有。谁家有这葱?”(《无赖》) “那是一个五米高的人像,也许滑下来会死吧,可是当时好像已经忘记了这些,刘一朵抢先站在了他的肩膀上,向天空挥舞着风筝。我也许永远不会忘记她当时的样子。”(《跛人》)“冬天的时候!尿出的尿会马上结冰!村子周围有一条清澈的河! 村子里念书的孩子不多!可是他却学会了写诗!”(《长眠》)作者首先把人放在第一位,因为有“人”,画面充实了,灵动起来。这些生活的画面不是空洞的、不知所谓的故事背景,而是人生活其间的日常场域,是寄托着信与诚的生命。
    双雪涛以充满活力的烟火气语言表现了对生活的洞察,精准地把握住人性在复杂世事中,瞬间裂变的幽与明,一念之差,人生便天翻地覆。他的叙事站在坚实的日常生活,文学想象美好得像一尾远走高飞的风筝,牵引其飞翔的线被他紧紧拽在手中。藏污纳垢的土壤滋养出蓬勃的生命力,通过作者的身驱,带着体温,顺着长长的线往上舒展,风筝招摇得没心没肺,生命能量席卷而来,势不可挡。
    一如安德烈强盛的生命力与蓬勃的气场,更在于安德烈对这个世界虚假的斥责令我们为之心动一样,双雪涛手中的风筝是通过安德烈们而抓住了这个时代的精神病根。作者眼中的聪慧者或说精神狂人安德烈不再相信这个世界了,可爱的真诚的安德烈,这个曾经说着“这件事就是我一个人干的,你诬赖别人干什么?”的正义者,已不愿面对现实,待在“此处甚好”精神病院。于是,颇领小说精髓的双雪涛,以日常生活的细节完成了他对高于生活的另一种“生活”的表现。
    “每个写作者不但创造着作品,也在创造自己。”一如日常生活平淡的生命体验在冯至的诗中,升华到万物共生的哲理高度。《我们站立在高高的山巅》这样写到:
    我们站立在高高的山巅
    化身为一望无边的远景,
    化成面前的广漠的平原,
    化成平原上交错的蹊径。
    哪条路、哪道水,没有关联,
    哪阵风、哪片云,没有呼应;
    我们走过的城市、山川,
    都化成了我们的生命。
    我们的生长、我们的忧愁
    是某某山坡的一棵松树,
    是某某城上的一片浓雾;
    我们随着风吹,随着水流,
    化成平原上交错的蹊径,
    化成蹊径上行人的生命。 
    ①《冯至代表作——十四行集》,现代文学馆编,华夏出版社,2009年,P214,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