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 [作家论] 李国平:写给当代文学的情书 2017-10-14

    我这个题目,是借用评论家陈福民对王春林批评文字的评价。陈福民是一位有着敏锐观察力和良好大局观的评论家,他借助于对王春林的评价,也传导着当代评论家对当代文学的感情。...

  • [作家论] 康宇辰:临窗者的眺望──论林徽因编著中的文学姿态 2017-10-14

    一、作为旁观姿态的“临窗” 1934年,正当30岁的林徽因在北平同时作为建筑学家和文艺家而生活着。她的北总布胡同三号的家中定期举行着文艺沙龙,她在这一年和丈夫梁思成继续着他...

  • [作家论] 渡尽劫波听迦陵 2017-10-14

    叶嘉莹先生讲课中 希望出版社最近推出了江胜信的一部新著《讲诗的女先生——中国古典诗词专家叶嘉莹的故事》,我读后非常感动,叶嘉莹这位“白发的先生,诗词的女儿”,历经劫...

  • [作家论] 谢有顺:“重铸一种文学信念” 2017-10-14

    不管是在论坛上的发言,还是在文学奖项颁奖仪式上致辞,抑或是在大学课堂上一本正经讲课,在社会上受邀进行文学演讲,文学批评家、作家谢有顺,总能显得很特别,他能迅速将自...

  • [作家论] 刘锋杰:张爱玲的“哀矜而勿喜” 2017-10-14

    如果用一句话来评价张爱玲的话,我愿用“哀矜而勿喜”。张爱玲的一生创造了许多出色的隽语,它们一直流传在人们的口头,如“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出名要趁早...

  • [作家论] 张清华:“先锋的蝙蝠把我们引向黑暗”——从《燃烧的麦穗》看当代维吾尔诗 2017-10-14

    一、 先锋的蝙蝠把我们引向黑暗 愚昧的灯蛾把我们引向火焰 我们没有第三种选择在黑暗与火焰之间 在祖国遥远的大西北,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稀疏的绿洲中,我们看见这些燃烧的麦穗,...

  • [作家论] 方非:筑梦文学沂蒙山 2017-10-14

    厉彦林的大散文富有乡土气息,充满真关怀,以小切口彰显大情怀,从小乡村转向大世界。他的作品运用色彩鲜明的家国叙事模式,体现了作者对家乡故土和广大民众的真切关怀,对现...

  • [作家论] 王张应:老舍评价张恨水 2017-10-14

    阅张恨水著《写作生涯回忆录》及其子张伍著《我的父亲张恨水》,读到有关老舍先生对张恨水的评价。两书对此都只是一带而过,未见详情。能见到的是老舍曾对张恨水的一句赞誉:...

  • [作家论] 张惠雯:讲述不肯在意识里黯淡熄灭的故事 2017-10-14

    张惠雯 在海外华人文学研究中,长篇小说和散文是比较受研究者青睐的两种体裁。诗歌、戏剧、短篇小说,被关注度相对较低。低调的“70后”海外华人作家张惠雯,从新加坡到美国,...

  • [作家论] 黄桂元:风景异化中的岁月图谱——尹学芸近期小说观察 2017-10-14

    尹学芸并不是一位通常意义上的新锐作家。她的文学之旅启程于《天津日报·文艺周刊》,早在二十几年前,就曾以《一个叫素月的女人》等小说引起过读者关注,那些其实并非中规中...

  • [作家论] 寻找民族文化精魂的“关中大儒”——陈忠实论 2017-10-14

    摘要: 陈忠实作为一个具有时代精神标志的大作家。在纷繁复杂的文化百态与文学转型中,陈忠实致力于寻找属于自己的文化心理结构叙述模式,经历了由“文学与政治紧密相连”到“...

  • [作家论] 饶翔:变与不变,一个女作家的形象学 2017-10-14

    编者按 张洁是新时期重要的女性作家之一,她以鲜明的女性意识加入了近代以来的中国女性写作的潮流之中,并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张洁的性别经验与民族国家话语之间的纠缠关...

  • [作家论] 张莉:深海摘星人——李敬泽论 2017-10-14

    考古人 有一种人,不早不晚,总会写出命中注定的作品。李敬泽和《青鸟故事集》就是这样。 《青鸟故事集》有关古代之物、古代之人与古代之事。你只要读到其中一篇,便会立刻意...

  • [作家论] 朱航满:关于止庵 2017-10-14

    止庵今年出版了小说集《喜剧作家》,结集了他多年前所作的小说。藏书家谢其章曾对止庵的这个事情有过评价,大意是有没有小说,对于一位作家的意义是大不一样的。这本小说集所...

  • [作家论] 赵勇:在文学场域内外──赵树理三重身份的认同、撕裂与缝合 2017-10-14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赵树理一直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这种独特性并不在于他写出了多么伟大的作品,而在于他并不像丁玲、周立波、柳青、浩然等作家那样清晰明朗,容易归类。或...

  • [作家论] 李振:小说的“超度”——田耳论 2017-10-14

    田耳说,在自己的小说里,最爱《独证菩提》,“我的私爱在于,我写出了信仰的状态,信仰之物也许从未出现,但却不妨碍信仰之境的终身伴随”。这个理由是否在《独证菩提》中得...

  • [作家论] 白草:宁夏少数民族作家七人志 2017-10-14

    宁夏作家群体中,石舒清、李进祥、了一容、马金莲、平原、阿舍、曹海英的创作实绩甚为突出;同时,他们也是少数民族作家的代表性人物。拥有特定的民族身份(回族、东乡族、维...

  • [作家论] 马兵:张炜,对大地之灵踪的追觅 2017-10-14

    从20世纪70年代尝试写作到今天,张炜创作发表了大约1500万字的作品,这还不包括他亲手毁掉的约400万字的少作。就体量而言,现当代的严肃作家几乎无人可出其右者。这些文字至广大...

  • [作家论] 徐霞客诞辰430周年:那个孤独而伟岸的身影 2017-10-14

    公元1607年的春天,徐霞客挥别莺飞草长的家乡江阴,开始了长达30多年的科考之旅。他到过今天19个省份的100多座城市,探过500多个岩洞,游记中提及的桥有1000多处。 现存《徐霞客游记...

  • [作家论] 张学谦:迟到的文白交锋——胡适与中国现代文学概念之生成 2017-10-14

    摘 要: 新文化运动中,胡适、陈独秀提出了文学革命口号,然而,此时的“文学”与传统认识中的文学并非同一范畴,在新文化运动胡适创造性的转化了传统的文学的概念,提出现代...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