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以老舍与北京为主题,来纪念老舍先生诞生105周年,我觉得是颇有意义的。虽然几乎从打有了作家老舍起,人们就在议论他与北京这座城市的关系,但是,这个话题好像至今...
有些国内外的同行说他们对少数民族的生活不感兴趣,对一些边缘文化不感兴趣,只想关注一些主流的东西,我觉得这无可厚非。但是我们选择了一条关注边缘人群、少数民族人群、非...
【开栏语】 这一组文章围绕“一带一路”,主要从民俗学、民间文艺学、文化遗产等不同角度展开讨论,有鸟瞰纵论、有个案剖析,却无不指向丝路经验的总结,丝路精神的阐扬,当是...
各位领导、同仁及各位来宾:大家好! 在全国人民满怀喜悦迎来21世纪第一个春天的时候,我们有幸汇聚北京,共同庆祝中国第一个萨满文化研究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内容提要】本文就阿尔泰语系诸民族民间文学中的萨满文化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尤其是已皈依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民间文学中仍遗存有古代萨满文化这一现象进行了剖析...
清代晚期,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一部受到普遍关注的长篇白话小说──《儿女英雄传》。它的作者,就是满族作家文康。 一 文康,字铁仙,又字悔庵,别号燕北闲人,费莫氏,镶红旗满...
在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一年一度的敖包节正在举行。这个节日是一个欢乐的聚会,外来的朋友也可以参加。我们《中国记忆》的记者也带来一块石头放在敖包上。寓意是给...
清末民初,满族社会经历了巨大变迁。我们甚至用天翻地覆、沧海桑田来形容它,也不为过。 1911年的辛亥革命,不单结束了中国这个古老国度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时代,同时,也因为...
提 要 :20 世纪50 年代以来,“遗产”或“文化遗产”的概念从内涵到外延都有了重大的变化和拓展。这一进程反映了国际社会从尊重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角度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
在中华民族漫长的文学发展过程中,出身于各个少数民族的作家们,做出了许许多多重大的贡献。满族作家老舍(本名舒庆春,字舍予),就是他们中间的一位杰出代表。 一 1899年2月...
当时,不光是人人要佩戴越大越好的毛主席像章,所有单位、机关、厂矿、校园、营房里,还都要在中心及惹眼的位置上,竖起高大的毛主席像,其中既有彩色的大幅画像,也有分别取...
摘要: 老舍继承了满族文化艺术雅俗共赏的传统。用精美高标但又不失广泛亲和力的艺术,来沟通文化位置上的两端受众人群,在满人文学创作者的心间,是个长期形成、不会轻易舍弃...
崇拜白银的民族 中国的西南部贵州雷山县,一个独特的少数民族聚居在云贵高原的密林深处,他们世代传习着一种习俗,将家中所有的财产都换成白花花的银子,投入熔炉,锻造成丝,...
萨满文化源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形成时期,它是建立在渔猎经济基础之上,是原始渔猎经济世界观的一种反映。吉林省辖区内的吉林、通化、四平、九台、伊通、永吉等市县就是萨满文化...
中国第一个以研究萨满文化为宗旨的学术团体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萨满文化研究中心,日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正式成立。在2001年2月9日举行的成立大会上,院领导、有关...
满族在自己先民的口承文学时代,就养成了普遍喜好讲唱文学的嗜好。清朝定都北京以后,在下层旗人中间,逐渐出现了一种与本民族旧式文学嗜好相吻合的娱乐形式──子弟书。子弟...
记得母亲晚年的时候,曾约几位老友一起回顾当初在延安的日子,为的是想写回忆录。不料老几位在回忆共同经历的那段生活时,所说当年住处的方向、位置、环境等等,样样都不大对...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北京满族人。 他出生于清末多事之秋的戊戌年年底。家境贫寒。父亲舒永寿,是一名守卫京师皇城的正红旗护军甲兵①,1900年,在...
慢轮是新石器时代的原始人类在学会用手捏制陶坯后,发明的最重要的一个制陶工具。它使陶器的器壁厚薄均匀,形状更加美观。但很快,慢轮就被更加先进的快轮技术所取代,因为快...
摘要 :《玛纳斯》及其口头演唱传统从19 世纪以来就成为我国与中亚地区民间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我国和中亚地区的这种口头演唱传统彼此推动和促进,绵延不断,其间史诗传承人群...